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拆除机器人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4页
        1.3.1 拆除机器人发展现状第10-11页
        1.3.2 SLAM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SLAM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安排第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基本理论分析与仿真第15-31页
    2.1 SLAM的一般性问题第15-16页
        2.1.1 定位以及先验地图对其影响第15页
        2.1.2 地图构建以及定位对其影响第15-16页
        2.1.3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第16页
    2.2 SLAM的概率学模型第16-18页
    2.3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第18-20页
        2.3.1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第18-20页
    2.4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LAM算法第20-23页
        2.4.1 EKFSLAM中矩阵向量的相关定义第20-22页
        2.4.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SLAM算法流程第22-23页
    2.5 粒子滤波器第23-26页
        2.5.1 粒子滤波的基本理论第23-24页
        2.5.2 粒子权值的计算第24-25页
        2.5.3 粒子滤波中粒子的处理过程第25-26页
        2.5.4 粒子滤波存在的问题第26页
        2.5.5 粒子滤波算法流程第26页
    2.6 基于粒子滤波的Fast SLAM算法第26-29页
        2.6.1 Fast SLAM算法流程第27-29页
    2.7 SLAM算法仿真对比实验第29-30页
    2.8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拆除机器人定位第31-41页
    3.1 拆除机器人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3.2 拆除机器人传感器分析第32-33页
        3.2.1 里程计第32页
        3.2.2 惯性测量单元第32-33页
        3.2.3 激光雷达第33页
    3.3 拆除机器人基于里程计模型的定位第33-35页
        3.3.1 拆除机器人里程计模型第33-34页
        3.3.2 拆除机器人运动模型第34-35页
    3.4 拆除机器人激光雷达扫描匹配定位第35-39页
        3.4.1 拆除机器人激光雷达扫描匹配基本理论第35-37页
        3.4.2 拆除机器人点集匹配的求解第37-38页
        3.4.3 拆除机器人点集匹配求解在MATLAB中仿真第38-39页
    3.5 拆除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定位的拆除机器人Fast SLAM算法第41-49页
    4.1 拆除机器人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模型建立第41-42页
        4.1.1 坐标系模型第41页
        4.1.2 观测模型第41-42页
    4.2 拆除机器人栅格地图模型第42-45页
        4.2.1 拆除机器人栅格地图的基本理论第42-43页
        4.2.2 拆除机器人栅格地图构建过程第43-45页
    4.3 基于融合定位的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第45-47页
        4.3.1 拆除机器人位姿变化估计第46页
        4.3.2 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建议分布的选取第46页
        4.3.3 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采样第46页
        4.3.4 计算权值第46页
        4.3.5 自适应重采样第46-47页
    4.4 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实现过程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基于ROS的拆除机器人SLAM仿真与实验第49-61页
    5.1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简介第49-52页
        5.1.1 ROS基本概念第50-52页
    5.2 基于Gazebo的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仿真第52-55页
        5.2.1 拆除机器人模型(URDF)建立第52-54页
        5.2.2 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仿真实验第54-55页
    5.3 拆除机器人SLAM算法实验第55-60页
        5.3.1 实验硬件平台搭建第56-58页
        5.3.2 软件架构设计第58-59页
        5.3.3 实验过程分析第59-60页
        5.3.4 实验结果分析第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工作小结第61-6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一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煤锅炉低氮燃烧器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研究--以江苏Y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