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现存研究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 第11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任务 | 第11页 |
1.4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11-14页 |
1.4.1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1 板书与板书设计 | 第14页 |
2.1.2 美与审美 | 第14页 |
2.1.3 美学与美育 | 第14-15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2.2 朱光潜美学理论 | 第15-16页 |
2.2.3 教育时机理论 | 第16-18页 |
第3章 美学视域下中学化学板书设计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18-28页 |
3.1 调查相关准备 | 第18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18页 |
3.1.2 问卷、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18页 |
3.1.3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8-28页 |
3.2.1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第18-25页 |
3.2.2 访谈情况分析 | 第25-28页 |
第4章 美学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板书设计 | 第28-42页 |
4.1 中学化学板书设计中体现的主要美学问题 | 第28-31页 |
4.1.1 整体美 | 第28页 |
4.1.2 布局美 | 第28-29页 |
4.1.3 字体美 | 第29页 |
4.1.4 语言美 | 第29-30页 |
4.1.5 色彩美 | 第30页 |
4.1.6 符号美 | 第30-31页 |
4.2 美学视域下中学化学板书设计的原则 | 第31-34页 |
4.2.1 完整性与概括性相结合 | 第31页 |
4.2.2 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第31-32页 |
4.2.3 计划性与条理性相结合 | 第32-33页 |
4.2.4 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 第33-34页 |
4.3 美学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板书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34-35页 |
4.4 美学视域下的中学化学板书设计的基本类型 | 第35-40页 |
4.4.1 提纲式板书 | 第35页 |
4.4.2 图解式板书 | 第35-36页 |
4.4.3 表格式板书 | 第36-37页 |
4.4.4 布阵式板书 | 第37页 |
4.4.5 概念图式板书 | 第37-38页 |
4.4.6 对比式板书 | 第38-39页 |
4.4.7 网络式板书 | 第39页 |
4.4.8 综合式板书 | 第39-40页 |
4.5 美学视域下的中学化学优秀板书的常规要求 | 第40-42页 |
第5章 美学视域下中学化学板书设计的教学意义 | 第42-44页 |
5.1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持高度注意 | 第42页 |
5.2 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情感教育 | 第42-43页 |
5.3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6页 |
6.1 研究成果总结及创新点 | 第44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44-46页 |
附录1 | 第46-48页 |
附录2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