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1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 第19-2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 第23页 |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概念 | 第23-24页 |
三、教学案例的概念 | 第24-25页 |
四、地理教学案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第26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27-28页 |
四、迁移假设理论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现状研究 | 第29-53页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现状调查 | 第29-30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29-30页 |
二、录像分析法 | 第30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49页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45页 |
二、教学录像分析 | 第45-49页 |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53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思路 | 第53-69页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 | 第53-63页 |
一、了解教学案例的组成、分类与适用性 | 第53-56页 |
二、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 第56-58页 |
三、明确开发目标 | 第58页 |
四、把握开发原则 | 第58-60页 |
五、熟悉主要素材来源 | 第60-62页 |
六、掌握选编的主要方法 | 第62-63页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实践运用 | 第63-65页 |
一、地理教学案例的实践运用 | 第63-64页 |
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实践运用环节 | 第64-65页 |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质量评价与修改 | 第65-67页 |
一、地理教学案例质量评价的作用 | 第65-66页 |
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质量评价的方法 | 第66页 |
三、高中地理教学案例修改 | 第66-67页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与更新 | 第67-69页 |
一、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源库的建设 | 第67-68页 |
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源库的更新 | 第68-69页 |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策略 | 第69-73页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选编策略 | 第69-70页 |
一、正确认识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69页 |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第69页 |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源于乡土地理资源 | 第69-70页 |
四、重视渗透地理观点 | 第70页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践运用策略 | 第70-71页 |
一、保证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 第70页 |
二、关注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 | 第70页 |
三、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 第70-71页 |
四、教学案例运用的过程科学化 | 第71页 |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质量评价与修改策略 | 第71页 |
一、注意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 第71页 |
二、重视检验修改效果 | 第71页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与更新策略 | 第71-73页 |
一、重视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源库的建设 | 第71-72页 |
二、不断更新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源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实例——《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案例开发 | 第73-89页 |
第一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案例的选编 | 第73-84页 |
一、确定教学案例主题 | 第73-77页 |
二、收集背景材料 | 第77页 |
三、编写教学案例——闽江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第77-84页 |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案例的实践运用 | 第84-8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9-91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89页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89-90页 |
三、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 第90-91页 |
附录1 | 第9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个人简历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