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21-33页 |
2.1 上下级关系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1.1 上下级关系的概念与维度 | 第21-22页 |
2.1.2 上下级关系与LMX的比较 | 第22-23页 |
2.1.3 上下级关系的结果变量 | 第23页 |
2.2 员工职业成功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2.1 职业成功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2.2 职业成功的测量标准 | 第24页 |
2.2.3 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 权力感知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2.3.1 权力感知的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2.3.2 权力感知的前因分析 | 第26-27页 |
2.3.3 权力感知的过程分析 | 第27页 |
2.4 工作投入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2.4.1 工作投入的概念与维度 | 第27-28页 |
2.4.2 工作投入的前因变量 | 第28-29页 |
2.4.3 工作投入的结果变量 | 第29-30页 |
2.5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3-41页 |
3.1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4-38页 |
3.2.1 上下级关系与职业成功 | 第34-35页 |
3.2.2 上下级关系与工作投入 | 第35-36页 |
3.2.3 工作投入与职业成功 | 第36-37页 |
3.2.4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37页 |
3.2.5 权力感知的调节作用 | 第37-38页 |
3.3 量表设计与来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1-63页 |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4.2 信度分析 | 第43页 |
4.3 效度分析 | 第43-46页 |
4.4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第46-50页 |
4.4.1 员工性别对各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7页 |
4.4.2 员工年龄对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4.4.3 员工受教育程度对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8-49页 |
4.4.4 企业性质对各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4.4.5 工作年限对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0页 |
4.4.6 小结 | 第50页 |
4.5 样本数据的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4.6 回归分析 | 第51-59页 |
4.6.1 上下级关系与职业成功的回归分析 | 第51-56页 |
4.6.2 上下级关系与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 第56-58页 |
4.6.3 工作投入与职业成功的回归分析 | 第58-59页 |
4.7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59-60页 |
4.8 权力感知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60-61页 |
4.9 假设验证结果汇总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3-69页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3-65页 |
5.1.1 上下级关系与员工职业成功 | 第63-64页 |
5.1.2 上下级关系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 | 第64页 |
5.1.3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第64页 |
5.1.4 权力感知的调节作用 | 第64-65页 |
5.2 管理建议 | 第65-66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66-69页 |
5.3.1 本文的研究局限 | 第66页 |
5.3.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