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引言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选题原因 | 第8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复习课研究现状及存在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复习课 | 第13-16页 |
·定义 | 第13页 |
·复习课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 第13-14页 |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第14-15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5-16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活动课程模式 | 第17-20页 |
·活动课程模式的意义和特征 | 第17页 |
·动机分类 | 第17-18页 |
·活动课程的主要观点和特点 | 第18页 |
·活动课程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18-19页 |
·心理经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3.学生需求调查 | 第20-24页 |
·问卷调查对象 | 第20页 |
·问卷调查方式 | 第20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0页 |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第20-23页 |
·问卷调查结果的反思 | 第23-24页 |
4.实证研究 | 第24-46页 |
·研究概况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时间 | 第24页 |
·实证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对比实验一: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 | 第25-33页 |
·传统课程模式教学设计 | 第25-29页 |
·活动课程模式教学设计 | 第29-31页 |
·教学反思 | 第31-32页 |
·教师评价和访谈 | 第32-33页 |
·对比实验二: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 | 第33-40页 |
·传统课程模式教学设计 | 第33-36页 |
·活动课程模式教学设计 | 第36-38页 |
·教学反思 | 第38-39页 |
·教师评价及访谈 | 第39-40页 |
·对比实验三: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课(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 | 第40-46页 |
·传统课程模式教学设计 | 第40-42页 |
·学生活动课程模式教学设计 | 第42-43页 |
·教学反思 | 第43-44页 |
·教师评价和访谈 | 第44-46页 |
5.分析与总结 | 第46-51页 |
·实证研究的分析 | 第46-49页 |
·不可控变量对实证探究的影响 | 第46页 |
·自我分析 | 第46-47页 |
·教师评价和访谈的分析 | 第47-48页 |
·教学成果的分析 | 第48-49页 |
·总结 | 第49-51页 |
·活动课程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适用范围 | 第49页 |
·活动课程模式在复习课中的设计思路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附录1 初中复习课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附录2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第53-54页 |
附录3 机械运动导学案 | 第54-56页 |
附录4 物态变化导学案 | 第56-58页 |
附录5 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