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 ·高技能人才的界定 | 第15页 |
| ·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 第15-16页 |
| ·高技能人培养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 ·索洛经济增长的因素 | 第16页 |
| ·罗默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17页 |
| ·社会分层理论 | 第17页 |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17-18页 |
| ·学校能级理论 | 第18-19页 |
| 第3章 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 | 第19-31页 |
| ·河北省近几年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具体措施 | 第19-21页 |
| ·河北省相关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制定 | 第19-20页 |
| ·“金蓝领培训工作”的开展 | 第20页 |
|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工作的进展 | 第20-21页 |
| ·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评选制度的建立 | 第21页 |
| ·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6页 |
| ·高技能人才队伍构成不合理 | 第21-24页 |
| ·社会公共投入不足 | 第24-25页 |
| ·高技能人才待遇偏低 | 第25-26页 |
| ·多数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不强 | 第26页 |
| ·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 ·社会对技能人才存在观念误区 | 第26-27页 |
| ·高技能人才的增长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 第27-28页 |
| ·缺乏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保障 | 第28-29页 |
| ·缺乏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措施 | 第29-31页 |
| 第4章 完善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 | 第31-38页 |
| ·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 第31-32页 |
| ·加大对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宣传力度 | 第31页 |
|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引导 | 第31-32页 |
|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和监督制度 | 第32页 |
| ·建立并完善高技能人才经费投入制 | 第32-33页 |
| ·加大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 | 第32-33页 |
| ·开拓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来源 | 第33页 |
| ·政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 第33-35页 |
| ·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平台 | 第33-34页 |
|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 第34页 |
|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第34-35页 |
| ·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 第35-36页 |
| ·完善技师的社会化考评制度 | 第35页 |
| ·规范技能人才职业鉴定工作 | 第35页 |
| ·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 ·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制度 | 第36-38页 |
| ·完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办法 | 第36页 |
| ·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 第36页 |
| ·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流动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