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引论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5页 |
1.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1)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第12-13页 |
(2)减轻教师讲授文言文的压力 | 第13页 |
(3)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第13-14页 |
2.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二、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 第17-19页 |
(一)批注式阅读 | 第17页 |
(二)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 第17-19页 |
三、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一)阅读教学对话理论 | 第19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1页 |
(三)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和评点学理论 | 第21-23页 |
四、高中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9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23-26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26-27页 |
(三)教学方面 | 第27-29页 |
五、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29-45页 |
(一)对学生的要求 | 第29-36页 |
1.课前预习,自由批注 | 第29-30页 |
2.把握课堂,重点批注 | 第30-36页 |
3.课外延伸,开放批注 | 第36页 |
(二)对教师的要求 | 第36-41页 |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 第36-37页 |
2.对导读资源的使用要因地制宜 | 第37-38页 |
3.正确引导学生批注的角度 | 第38-40页 |
4.教师参与批注,积极做好批注备课 | 第40-41页 |
5.教师多重角色的结合,使教学更有趣 | 第41页 |
(三)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反思与评价 | 第41-45页 |
1.教学反思 | 第42-43页 |
2.教学评价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