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方言词汇及其过渡性特点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宜君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状况 | 第8-10页 |
| ·人文地理 | 第8页 |
| ·历史沿革 | 第8-9页 |
| ·人口状况 | 第9-10页 |
| ·方言归属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方言归属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方言音系 | 第11-14页 |
| ·声母 | 第11-12页 |
| ·韵母 | 第12页 |
| ·单字调 | 第12页 |
| ·语音特点 | 第12-14页 |
| ·其他情况说明 | 第14-16页 |
| ·调查点分布 | 第14页 |
| ·发音合作人 | 第14-15页 |
| ·特殊符号 | 第15-16页 |
| 第2章 宜君方言构词法 | 第16-32页 |
| ·重叠 | 第16-24页 |
| ·重叠式名词 | 第16-20页 |
| ·重叠式动词 | 第20-21页 |
| ·重叠式形容词 | 第21-23页 |
| ·重叠式副词 | 第23-24页 |
| ·词缀 | 第24-28页 |
| ·前缀 | 第24-26页 |
| ·后缀 | 第26-28页 |
| ·自感结构 | 第28-32页 |
| ·“V+人”式自感结构 | 第29-30页 |
| ·“A+人”式自感结构 | 第30-32页 |
| 第3章 宜君方言词汇的内外比较 | 第32-54页 |
| ·宜君方言词汇内部比较 | 第32-43页 |
| ·宜君方言词汇的内部一致性 | 第32-34页 |
| ·宜君方言词汇的内部差异性 | 第34-40页 |
| ·宜君方言词汇内部差异的主要类型 | 第40-43页 |
| ·宜君方言词汇外部比较 | 第43-54页 |
| ·与陕北晋语、关中方言共有的词语 | 第43-44页 |
| ·与陕北晋语、关中方言不共有的词语 | 第44-50页 |
| ·宜君方言词汇与周边方言点的亲疏关系及成因 | 第50页 |
| ·宜君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 | 第50-54页 |
| 第4章 宜君方言分类词表 | 第54-124页 |
| 第5章 四字格、谚语、俗语、歇后语 | 第124-142页 |
| ·四字格 | 第124-133页 |
| ·谚语、俗语 | 第133-139页 |
| ·歇后语 | 第139-142页 |
| 结语 | 第142-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46页 |
| 致谢 | 第146-1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