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以读促写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一、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阐述 | 第15-18页 |
(一) 阅读 | 第15-16页 |
(二) 写作 | 第16页 |
(三)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 第16-18页 |
二、以读促写的理论和基础 | 第18-21页 |
(一) 我国传统的读写教学经验 | 第18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三) 迁移理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以读促写的教学现状和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一、以读促写的教学现状 | 第21-23页 |
(一) 读得不够深入 | 第21-22页 |
(二) 写得没有创意 | 第22页 |
(三) 读写之间脱节 | 第22-23页 |
二、以读促写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一) 语文教材编写方面 | 第23-24页 |
(二) 教师指导写作方面 | 第24页 |
(三) 语文教研活动方面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以读促写教学的实施 | 第27-39页 |
一、实施以读促写教学的途径 | 第27-30页 |
(一) 课内阅读要到位 | 第27-28页 |
(二) 课外阅读要拓宽 | 第28-29页 |
(三) 生活阅读要注重 | 第29-30页 |
二、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 | 第30-39页 |
(一) 积累素材促写作 | 第30-31页 |
(二) 模仿结构促写作 | 第31-33页 |
(三) 模仿立意促写作 | 第33页 |
(四) 模仿语言促写作 | 第33-34页 |
(五) 模仿写作方法促写作 | 第34-35页 |
(六) 情感迁移促写作 | 第35-37页 |
(七) 感悟联想促写作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施以读促写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 第39-40页 |
二、关注学生的创造性 | 第40-41页 |
三、关注教学的系统性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A | 第47-49页 |
附录B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