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日益受到企业重视 | 第11页 |
·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绩效与稳定对企业至关重要 | 第11页 |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管理理论研究并不丰富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需求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激励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经典激励理论 | 第17页 |
·综合激励模型 | 第17-20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角色研究 | 第20-25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在企业中的角色 | 第20-23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角色冲突 | 第23-24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角色属性 | 第24-25页 |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成果 | 第25-28页 |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实证研究 | 第26-27页 |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激励模型构建 | 第29-39页 |
·需求特征分析 | 第29页 |
·需求模型框架构建 | 第29-30页 |
·需求要素分析 | 第30-36页 |
·物质需求维度 | 第31-32页 |
·成就需求维度 | 第32-34页 |
·权力需求维度 | 第34-35页 |
·亲和需求维度 | 第35-36页 |
·基于需求的激励模型构建 | 第36-38页 |
·需求是激励的诱因 | 第36-37页 |
·激励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激励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第39-88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9-41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检验 | 第41-46页 |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第42-46页 |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假设论证 | 第46-60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需求特性描述性分析 | 第48-50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个人特征对需求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 第50-60页 |
·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分析 | 第60-73页 |
·性别和学历是物质需求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第60-64页 |
·单位性质和工作年限对成就需求的影响比较显著 | 第64-68页 |
·仅工作年限和职务对权力需求有显著影响 | 第68-70页 |
·单位性质和职务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亲和需求有很大影响 | 第70-73页 |
·研究假设的论证 | 第73-74页 |
·需求要素的影响力分析 | 第74-87页 |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最关注个人成绩能够在薪酬中的及时体现 | 第74-78页 |
·指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能有效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成就需求 | 第78-81页 |
·企业重视人力资源是最好的权力需求激励手段 | 第81-83页 |
·人性化的制度最能有效满足亲和需求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激励对策 | 第88-94页 |
·充分认识老中青员工的需求差异 | 第88-91页 |
·为新员工提供过渡性补贴 | 第88-89页 |
·培训资源的分配向青年骨干倾斜 | 第89-90页 |
·用参与决策和学历教育稳定中层 HR | 第90页 |
·优化人员配置形成年龄梯次 | 第90-91页 |
·完善企业自身管理机制 | 第91-93页 |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业绩奖励 | 第91-92页 |
·对人力资源部门充分授权 | 第92页 |
·大力实施软福利 | 第92-93页 |
·进行专业化的制度改革 | 第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研究总结 | 第94-96页 |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附录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