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文本中的语言学思想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作者简介 | 第9-10页 |
·《荀子》一书的介绍 | 第10-12页 |
·关于《荀子》的研究情况及其意义 | 第12-15页 |
第2章 《荀子》文本中的语言本体研究 | 第15-29页 |
·共同语和方言 | 第15-16页 |
·词汇 | 第16-23页 |
·词的结构 | 第16-17页 |
·词义的分类 | 第17-18页 |
·制名原则和制名方法 | 第18-20页 |
·语境之于词义 | 第20-21页 |
·基本词汇 | 第21-22页 |
·循旧作新 | 第22页 |
·词义辨析 | 第22-23页 |
·修辞艺术的独特运用 | 第23-29页 |
·整散交错的句式 | 第23页 |
·灵活多变的辞格 | 第23-29页 |
第3章 《荀子》文本中的名实观 | 第29-35页 |
·荀子提出“正名”的背景 | 第29页 |
·荀子的名实观 | 第29-35页 |
·名定而实辨 | 第29-30页 |
·制名以指实 | 第30页 |
·约定俗成 | 第30-31页 |
·善名 | 第31页 |
·制名之枢要 | 第31-35页 |
第4章 《荀子》文本中关于语言的功能问题的探究 | 第35-39页 |
·语言的社会功能 | 第35-36页 |
·语言的社会性 | 第35-36页 |
·语言为社会服务 | 第36页 |
·语言的思维功能 | 第36-39页 |
第5章 《荀子》文本中关于语用问题的探究 | 第39-47页 |
·合作原则 | 第39-41页 |
·礼貌原则 | 第41-42页 |
·关于荀子的一些语用理论思想 | 第42-47页 |
·与人善言 | 第42-44页 |
·言语要美 | 第44页 |
·适宜得体 | 第44-45页 |
·言必当理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