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赠答诗的产生发展及研究情况 | 第10-16页 |
·赠答诗的定义 | 第10-11页 |
·赠答诗的渊源及其发展 | 第11-14页 |
·魏晋赠答诗的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第2章 魏晋时期文人的赠答诗创作状态 | 第16-24页 |
·以邺下文学集团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的赠答诗创作状态 | 第16-18页 |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人的赠答诗创作状态 | 第18-19页 |
·以二十四友为代表的西晋文人的赠答诗创作状态 | 第19-21页 |
·以兰亭诸友和陶渊明为代表的东晋文人的赠答诗创作状态 | 第21-24页 |
第3章 赠答诗在魏晋时期兴盛的原因 | 第24-27页 |
·汉魏之际的思想解放及个体意识的觉醒 | 第24-25页 |
·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的压力 | 第25-26页 |
·文人集团的大量出现及宴游集会活动的频繁 | 第26-27页 |
第4章 魏晋赠答诗的文化意蕴 | 第27-57页 |
·建安时期的慷慨之音 | 第27-33页 |
·强烈的友情意识 | 第27-29页 |
·建功立业的昂扬激情与忧生之嗟 | 第29-33页 |
·正始时期的迷茫与思考 | 第33-36页 |
·西晋时期的华美与真情并存 | 第36-48页 |
·空泛的颂美之辞 | 第37-41页 |
·内心的真情流露 | 第41-46页 |
·隐逸之思与谈玄论道 | 第46-48页 |
·东晋时期的体玄悟道 | 第48-57页 |
·以诗写玄理,钟情山水 | 第49-52页 |
·感怀乱世之作 | 第52-53页 |
·陶渊明的赠答诗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