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对外汉语教学 | 第8页 |
·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 | 第8页 |
·对外汉语教师及教材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称呼语的定义 | 第9-10页 |
·称呼语的分类 | 第10-11页 |
·称呼语的功能和使用原则 | 第11-13页 |
·对外汉语称呼语教学研究 | 第13页 |
·称呼语的文化内涵 | 第13-14页 |
·“称呼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5页 |
·理论方法 | 第15页 |
·语料来源 | 第15页 |
·论文的预期价值及应用前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汉语听力速成》中的称呼语研究 | 第17-32页 |
·称呼语的编排分布情况 | 第17-18页 |
·教材中称呼语的分类及英汉对比 | 第18-26页 |
·陌生人之间的称呼语 | 第19-21页 |
·认识者及亲密者之间的称呼语 | 第21-26页 |
·各等级教材中称呼语编排情况分析 | 第26-32页 |
·基础篇 | 第26-28页 |
·提高篇 | 第28-29页 |
·中级篇 | 第29-30页 |
·高级篇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称呼语的问卷调查与偏误分析 | 第32-42页 |
·问卷调查设计 | 第32-33页 |
·调查目的 | 第32页 |
·调查对象 | 第32页 |
·调查方法 | 第32页 |
·调查问卷 | 第32-33页 |
·对称呼语使用情况的偏误分析 | 第33-37页 |
·对陌生人称呼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对认识者称呼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亲密者之间的称呼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偏误原因分析 | 第37-42页 |
·母语文化负迁移 | 第37-39页 |
·主观回避 | 第39-40页 |
·使用规则掌握不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称呼语教学策略 | 第42-52页 |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掌握数量有限 | 第42-43页 |
·教学缺乏系统性 | 第43页 |
·称呼语教学方法 | 第43-50页 |
·对比教学法 | 第44-45页 |
·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法 | 第45-47页 |
·文化和情境导入教学法 | 第47-48页 |
·归纳称呼策略 | 第48-49页 |
·充分利用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 第49-50页 |
·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50-52页 |
·对教师的建议 | 第50页 |
·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