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 汽车振动控制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2-1 国外对振动控制的研究与发展 | 第9-10页 |
1-2-2 国内对振动控制的研究与发展 | 第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汽车振动评价及客车测试分析 | 第11-23页 |
§2-1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 第11-18页 |
2-1-1 平顺性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2-1-2 基本的评价方法 | 第15-18页 |
§2-2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 第18-19页 |
§2-3 某型客车的噪声与振动测试 | 第19-22页 |
2-3-1 测试系统及测点的布置 | 第19-20页 |
2-3-2 客车道路试验结果 | 第20-21页 |
2-3-3 客车道路试验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及参数测量 | 第23-48页 |
§3-1 常见的悬置系统 | 第23-28页 |
3-1-1 橡胶悬置系统 | 第23-24页 |
3-1-2 液压悬置 | 第24-25页 |
3-1-3 半主动和主动悬置系统 | 第25-28页 |
§3-2 橡胶悬置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3页 |
3-2-1 橡胶材料的特性描述 | 第28-32页 |
3-2-2 橡胶悬置的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3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力学模型及系统运动分析 | 第33-37页 |
3-3-1 系统力学模型 | 第33页 |
3-3-2 悬置系统运动学分析和悬置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3-4 隔振系统的激励分析 | 第37-39页 |
3-4-1 稳态激励 | 第38-39页 |
3-4-2 瞬态激励 | 第39页 |
§3-5 系统隔振性能分析 | 第39-47页 |
3-5-1 固有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3-5-2 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测量 | 第41-46页 |
3-5-3 动力总成橡胶悬置刚度参数的测量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计算分析及改进设计 | 第48-55页 |
§4-1 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 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改进方案的确定 | 第49-52页 |
4-2-1 初步方案的形成 | 第49-50页 |
4-2-2 客车柴油机改进方案的悬置系统计算及分析 | 第50-52页 |
4-2-3 客车柴油机悬置系统改进方案的确定 | 第52页 |
§4.3 改进后客车的验证测试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