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一、 导言 | 第7-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 发展教育学及其视角 | 第7-13页 |
1 、 什么是发展教育学 | 第8-10页 |
2 、 为什么运用发展教育学的视角 | 第10-13页 |
(三) “当代”的时限问题 | 第13页 |
(四) 研究框架与体系 | 第13-14页 |
二、 现代性与教育现代性 | 第14-19页 |
(一) 现代化与现代性 | 第14-16页 |
(二) 教育现代性的一般要义 | 第16-19页 |
三、 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发端及其核心因素的确立 | 第19-25页 |
(一) 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发端 | 第19-20页 |
(二) 中国教育现代性的三个核心因素的确立 | 第20-22页 |
(三) 教育的科学性、民主性与个人主体性之关系 | 第22-25页 |
四、 教育的科学性 | 第25-29页 |
(一) 科学的舶来与教育的科学性 | 第25-26页 |
(二) 科学的“泛化” | 第26-29页 |
五、 教育的民主性 | 第29-33页 |
(一) 民主的舶来与教育的民主性 | 第29-30页 |
(二) 平等追求中的不平等 | 第30-33页 |
六、 教育的个人主体性 | 第33-37页 |
(一) 教育的主体性与个人主体性 | 第33-34页 |
(二) 关于无“人”教育的反思 | 第34-37页 |
七、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之现代性诉求: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性 | 第37-40页 |
(一) 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性之关系 | 第37-38页 |
(二) 素质教育实践的反思 | 第38-40页 |
八、 结语:发展教育学视角下当代中国教育现代性的重构 | 第40-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