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地震及震害第10-11页
   ·桥梁结构的震害第11-13页
   ·我国连续刚构桥的抗震设计现状第13-14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桥梁地震分析方法简介第15-22页
   ·静力法第15页
   ·反应谱法第15-18页
     ·弹性反应谱法第15-17页
     ·非弹性反应谱法第17页
     ·反应谱法的优缺点第17-18页
   ·动力时程分析法第18-19页
     ·动力时程分析法简介第18-19页
     ·动力时程法的优缺点第19页
   ·Pushover分析方法第19-22页
第三章 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第22-32页
   ·北江大桥工程概况第22页
   ·离散结构动力学的有限元方程的建立第22-25页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第25-26页
   ·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第26-27页
   ·桥梁结构的自振计算第27-29页
   ·北江大桥的自振特性结果第29-32页
第四章 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谱分析第32-50页
   ·反应谱法第32-50页
     ·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第32-33页
     ·反应谱理论的地震力计算第33-34页
     ·引入结构综合影响系数C_z第34-35页
     ·多质点体系的地震力计算公式第35页
     ·反应谱的组合方法第35-37页
       ·振型组合第36-37页
       ·空间组合第37页
     ·地震动输入模式第37-38页
     ·反应谱计算分析第38-50页
       ·输入反应谱数据和分析工况第38页
       ·计算结果第38-50页
第五章 连续刚构桥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第50-74页
   ·弹性动力方程求解的数值方法第50-53页
   ·阻尼矩阵的处理第53-55页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第55-58页
     ·选波原则第55-56页
     ·人工合成地震波第56-57页
     ·北江大桥桥址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第57-58页
   ·计算结果第58-70页
   ·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果的对比第70-74页
第六章 连续刚构桥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第74-86页
   ·概述第74页
   ·非线性问题第74-76页
   ·基于恢复力模型的弹塑性动力分析第76-82页
     ·单轴恢复力曲线模型第76-77页
     ·恢复力计算模型中的特征参数第77-80页
     ·北江大桥桥墩和桩恢复力计算模型中特征参数第80-82页
   ·北江大桥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第82-86页
第七章 连续刚构桥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第86-103页
   ·Pushover分析方法应用现状第86页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实施步骤第86-88页
     ·基本原理第86-87页
     ·实施步骤第87-88页
   ·Pushover分析的加载模式第88-89页
   ·能力谱方法的基本原理第89-93页
     ·能力谱求解的基本方法第90-93页
   ·需求谱曲线的建立第93-96页
     ·不同阻尼比的弹性S_a-S_d曲线第93页
     ·不同延性比的弹塑性S_a-S_d曲线第93-96页
   ·北江大桥Pushover分析第96-99页
     ·Pushover分析结果第96-99页
   ·北江大桥的抗震能力评估第99-102页
   ·与非线性时程方法的对比第102-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附录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拱隧道动态施工力学效应分析及优化
下一篇:区域一体化道路客运线路网络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