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朗读与初中生 | 第17-22页 |
一、 朗读与朗诵 | 第17-20页 |
二、 语文中的朗读 | 第20-21页 |
三、 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朗读的本质——对话 | 第22-24页 |
一、 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 第23-24页 |
二、 朗读是读者与自己声音形态的对话 | 第24页 |
第三节 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 | 第24-28页 |
一、 朗读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语感 | 第25-26页 |
二、 朗读有助于初中生说好普通话 | 第26-27页 |
三、 朗读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当前语文教学朗读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29-42页 |
第一节 学生自身对朗读的认识不够 | 第29-33页 |
一、 将“朗读”与“读”混为一谈 | 第29-30页 |
二、 学生不愿朗读 | 第30页 |
三、 原因——初中生对朗读存在的心理障碍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教师重讲轻读 | 第33-36页 |
一、 教师自身朗读水平不高 | 第33-34页 |
二、 朗读只流于形式,不求实效 | 第34-36页 |
三、 原因——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 第36页 |
第三节 课外朗读将近空白 | 第36-41页 |
一、 初中生课外朗读情况调查情况统计 | 第37-40页 |
二、 原因——朗读能力难以考查的客观现实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具体优化 | 第42-54页 |
第一节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第42-46页 |
一、 让学生真正重视朗读 | 第42-43页 |
二、 让学生明确朗读目标 | 第43-44页 |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关注课堂细节 | 第46-49页 |
一、 关注范读 | 第46-47页 |
二、 关注倾听 | 第47-48页 |
三、 关注评价 | 第48页 |
四、 关注生成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加强课外朗读指导 | 第49-53页 |
一、 介绍优秀课外朗读读物 | 第50-51页 |
二、 开展各种课外朗读活动 | 第51-52页 |
三、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一种浓厚的课外朗读氛围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