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基于微观仿真的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1 绪论第10-22页
   ·论文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1-17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第11-12页
     ·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及轨道交通换乘存在的问题第12-16页
     ·同站台换乘的适用性及优点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9-22页
2 同站台换乘综述第22-42页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选型第22页
   ·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方式第22-31页
     ·楼梯换乘第23-24页
     ·站厅换乘第24页
     ·通道换乘第24页
     ·站外换乘第24-25页
     ·换乘方式对比分析第25-27页
     ·各种换乘方式换乘功能效果的差异性第27-31页
   ·同站台换乘形式第31-41页
     ·同站台换乘实例第31-33页
     ·按照站台形式划分第33-36页
     ·按照换乘方向划分第36-39页
     ·各种同站台换乘形式对比总结第39-40页
     ·同站台换乘车站的设施规模问题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3 换乘站换乘客流疏散分析第42-64页
   ·换乘设施对换乘客流的影响第42-49页
     ·乘客分布与换乘站换乘设施的研究第42-47页
     ·换乘设施布置与客流疏散的关系第47-49页
   ·地铁换乘站客流行为第49-51页
     ·地铁换乘站乘客微观行为分析第49-50页
     ·换乘车站内客流的特征第50-51页
   ·特殊情况下的客流组织研究第51-55页
     ·早晚高峰及节假日期间的客流协调组织第51-53页
     ·大型活动期间客流协调组织第53-55页
   ·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疏散特征第55-62页
     ·紧急疏散情况下乘客心理特征第56-57页
     ·紧急疏散情况下乘客行为特征第57页
     ·影响乘客疏散的主观因素第57-60页
     ·客流的密度和速度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4 微观仿真基础第64-74页
   ·软件介绍第64-66页
     ·VISSIM简介第64-65页
     ·VISSIM的应用领域级特点第65-66页
   ·VISSIM软件理论基础第66-67页
     ·Wiedemann模型第66页
     ·模型介绍第66-67页
   ·仿真具体实现第67-73页
     ·站台环境构建及相关设施的模型化第68页
     ·站内乘客交通分析第68-70页
     ·两种主要客流空间分布特征的微观分析第70-73页
   ·小结第73-74页
5 同站台换乘站客流疏散的微观仿真第74-92页
   ·仿真模型基本假设及设置依据第74-76页
     ·疏散仿真模型基本假设第74页
     ·模型的设置第74-76页
   ·正常状况下的疏散仿真第76-85页
     ·模型的建立第76-77页
     ·模型仿真第77-83页
     ·模型分析第83-85页
   ·紧急情况下的疏散仿真第85-90页
     ·模型的建立第85-87页
     ·模型仿真第87-89页
     ·模型分析第89-90页
   ·基于微观仿真结果的建议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6 结论第92-94页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92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作者简历第96-10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线路数据自动生成工具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弹性需求的客运专线开行方案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