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探测
摘耍 | 第1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依托课题 | 第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13-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6-28页 |
·GSM移动通信网络 | 第16-22页 |
·GSM网络结构 | 第16-19页 |
·小区切换 | 第19-20页 |
·GSM通信业务类型 | 第20-22页 |
·手机定位方法简介 | 第22-24页 |
·常用手机定位方法 | 第22-23页 |
·本文采用的手机定位方法 | 第23-24页 |
·智能交通系统 | 第24-25页 |
·实验与开发环境 | 第25-27页 |
·ArcGIS简介 | 第25-26页 |
·基于Arc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数据整理和预处理 | 第28-38页 |
·手机定位数据的“噪声”问题 | 第28-29页 |
·基站数据的处理 | 第29-32页 |
·基站数据的预处理步骤 | 第29-30页 |
·生成基站数据的点图层(Station)文件 | 第30页 |
·生成基站数据的面图层(Thiessen)文件 | 第30-31页 |
·生成基站数据的的重心点图层(Lcation) | 第31-32页 |
·手机定位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缺失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无基站数据处理 | 第33页 |
·重复定位数据的处理 | 第33页 |
·虚假切换数据的处理 | 第33-34页 |
·实验分析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手机定位数据的路径搜索与匹配 | 第38-51页 |
·路径搜索与匹配概述 | 第38-39页 |
·基于改进的K次最优手机定位路径搜索算法 | 第39-47页 |
·相关理论及定义 | 第40-41页 |
·算法基本思路 | 第41-42页 |
·算法数据结构 | 第42页 |
·算法实现步骤 | 第42-44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44-47页 |
·GPS与手机平均行程速度计算与比较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手机定位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探测 | 第51-68页 |
·交通状态相关概念 | 第51-52页 |
·交通状态评价 | 第52-54页 |
·交通状态参数分析原则 | 第52页 |
·交通状态参数评价指标 | 第52-53页 |
·道路交通状态的划分 | 第53-54页 |
·模糊相关理论 | 第54-58页 |
·模糊理论发展 | 第55-56页 |
·模糊数学相关概念 | 第56-58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交通状态探测 | 第58-63页 |
·方法原理 | 第58-59页 |
·算法步骤 | 第59页 |
·隶属度函数选取 | 第59-6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62-63页 |
·实例分析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论文研究总结 | 第68-69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