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时域内的零件载荷编辑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频域内的零件载荷编辑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信号编辑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17-18页 |
2.2 窗函数 | 第18-21页 |
2.2.1 基本窗函数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2 窗函数的选取 | 第20-21页 |
2.3 信号损伤片段识别及提取方法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耐久性载荷采集及预处理 | 第26-35页 |
3.1 零部件耐久性载荷采集流程及方案制定 | 第26-28页 |
3.1.1 零部件载荷采集前期准备 | 第27页 |
3.1.2 零部件载荷采集 | 第27-28页 |
3.2 动力总成后拉杆悬置载荷采集 | 第28-31页 |
3.3 零部件耐久性载荷的预处理 | 第31-34页 |
3.3.1 去毛刺 | 第31-32页 |
3.3.2 消除漂移信号 | 第32-33页 |
3.3.3 低通滤波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汽车零部件耐久性载荷编辑方法 | 第35-49页 |
4.1 耐久性载荷的伪损伤计算 | 第35-36页 |
4.2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后拉杆悬置载荷编辑 | 第36-41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阈值最优化 | 第41-46页 |
4.3.1 遗传算法基础理论 | 第42-44页 |
4.3.2 基于遗传算法的累积功率谱密度阈值最优化 | 第44-46页 |
4.4 基于损伤保留的后拉杆悬置载荷编辑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后拉杆悬置载荷编辑结果分析及试验验证 | 第49-61页 |
5.1 悬置载荷编辑结果 | 第49-50页 |
5.2 载荷谱时间及伪损伤保留量分析 | 第50-51页 |
5.3 载荷谱统计参数分析 | 第51页 |
5.4 穿级计数分析 | 第51-54页 |
5.4.1 穿级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 第52页 |
5.4.2 载荷谱穿级计数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5.5 后拉杆悬置耐久性试验验证 | 第54-60页 |
5.5.1 系统频响函数构建 | 第54-56页 |
5.5.2 初始驱动信号获取 | 第56页 |
5.5.3 载荷谱迭代 | 第56-57页 |
5.5.4 悬置耐久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附录A:汽车零部件载荷谱编辑软件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