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路锥自动收放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高速公路事故现场隔离处置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车辆引导及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事故现场隔离处置技术基础研究 | 第20-34页 |
2.1 事故现场隔离路锥车总体设计 | 第20-25页 |
2.1.1 主要组成结构 | 第20-24页 |
2.1.2 路锥布设工作原理 | 第24页 |
2.1.3 路锥回收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2 高速公路事故现场隔离区域规划 | 第25-29页 |
2.2.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隔离规范 | 第25-26页 |
2.2.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现场隔离区域设置 | 第26-29页 |
2.3 车道封闭数量对事故现场警戒区长度设置影响分析 | 第29-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事故现场路锥布设车纵向引导及控制 | 第34-53页 |
3.1 事故现场事故点定位 | 第34-36页 |
3.2 路锥车位置及速度信息采集 | 第36-40页 |
3.2.1 路锥车位置信息采集 | 第36-37页 |
3.2.2 基于Kalman滤波融合算法的速度采集 | 第37-39页 |
3.2.3 采集速度精度测试 | 第39-40页 |
3.3 路锥车与事故点空间信息匹配 | 第40-45页 |
3.3.1 经纬度坐标到平面坐标的转换 | 第40-42页 |
3.3.2 事故现场隔离路锥车与事故点距离计算 | 第42页 |
3.3.3 定位误差对路锥布设起点位置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3.4 路锥布设车纵向引导及控制系统设计 | 第45-46页 |
3.4.1 事故现场警戒区路锥布设规范 | 第45-46页 |
3.4.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6页 |
3.5 路锥布设引导与布设时机控制 | 第46-51页 |
3.5.1 路锥车布设超速预警阈值计算 | 第47-48页 |
3.5.2 基于车速反馈的路锥布设时机控制策略 | 第48-50页 |
3.5.3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事故现场路锥布设车横向引导 | 第53-65页 |
4.1 路锥布设横向偏移 | 第53页 |
4.2 路锥车横向引导系统总体设计 | 第53-55页 |
4.2.1 系统组成 | 第53-54页 |
4.2.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4-55页 |
4.3 路锥车车道偏离预警决策 | 第55-62页 |
4.3.1 车道线检测与识别方法 | 第55-57页 |
4.3.2 车道偏离预警决策方法 | 第57-61页 |
4.3.3 基于改进CCP的车道偏离预警决策方法 | 第61-62页 |
4.4 路锥布设车横向引导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路锥布设车引导系统开发与实验 | 第65-80页 |
5.1 路锥布设车引导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65-70页 |
5.1.1 系统组成 | 第65-67页 |
5.1.2 系统界面设计与开发 | 第67-69页 |
5.1.3 系统界面功能介绍 | 第69-70页 |
5.2 实车实验 | 第70-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3页 |
6.1 总结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