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考虑可靠性的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区域信号控制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交通可靠性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基于可靠性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综述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 论文难点、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点第22-23页
        1.4.1 论文的难点第22-23页
        1.4.2 预期研究成果第23页
        1.4.3 论文创新点第23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23页
    1.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第24-44页
    2.1 概述第24页
    2.2 行程时间可靠性定义第24-25页
    2.3 行程时间可靠性指标第25-30页
        2.3.1 统计性指标第25-27页
        2.3.2 缓冲时间指数第27-28页
        2.3.3 延迟时间指标第28-29页
        2.3.4 宽度-偏度指标第29-30页
    2.4 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分析第30-42页
        2.4.1 基于RFID技术的行程时间数据获取第30-32页
        2.4.2 基站对行程时间可靠性特性分析第32-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区域信号配时基础理论第44-54页
    3.1 概述第44页
    3.2 影响信号配时的因素第44-47页
        3.2.1 交通环境第44页
        3.2.2 控制对象第44-45页
        3.2.3 交叉口几何特性第45-46页
        3.2.4 道路使用者特性第46-47页
    3.3 交通信号灯主要控制参数第47-49页
        3.3.1 信号灯相位第47页
        3.3.2 信号周期第47页
        3.3.3 绿信比第47-49页
    3.4 交通信号控制评价指标第49-52页
        3.4.1 延误第49-50页
        3.4.2 饱和度第50页
        3.4.3 排队长度第50-51页
        3.4.4 停车率第51-52页
        3.4.5 路网适应性第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区域信号控制模型研究第54-70页
    4.1 概述第54页
    4.2 考虑可靠性的区域型号配时模型第54-55页
    4.3 粒子群算法第55-62页
        4.3.1 算法原理第56-57页
        4.3.2 粒子群算法基本概念第57-58页
        4.3.3 经典粒子群算法第58页
        4.3.4 粒子群算法流程第58-59页
        4.3.5 仿真路网OD标定算法流程设计第59-61页
        4.3.6 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优化算法流程设计第61-62页
    4.4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第62-68页
        4.4.1 仿真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第62-63页
        4.4.2 Paramics仿真模块应用程序编辑接口开发第63-64页
        4.4.3 OD参数标定子模块设计第64-66页
        4.4.4 区域信号配时优化子模块设计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实例研究第70-86页
    5.1 概述第70-74页
    5.3 仿真路网建立第74-75页
    5.4 路网信号配时优化第75-82页
        5.4.1 路网小区出行量标定第75-78页
        5.4.2 考虑可靠性的最优区域配时方案获取第78-80页
        5.4.3 路网路段行程时间均值最小化信号配时方案获取第80-82页
    5.5 区域配时方案性能评价第82-84页
        5.5.1 高峰时段信号配时方案优化前后仿真性能分析第82-83页
        5.5.2 平峰时段信号配时方案优化前后仿真性能分析第83-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研究与展望第86-88页
    6.1 结论第86页
    6.2 研究展望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附录第96-112页
作者简介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雨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开源数据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