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EBacc与作为参照系的中国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中国教育——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共同论据 | 第9-13页 |
第二节 攻玉之石:本土价值和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第三节 核心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第一章 EBacc改革的概况 | 第19-31页 |
第一节 EBacc改革的背景 | 第19-22页 |
第二节 EBacc改革进程 | 第22-27页 |
第三节 EBacc下的英国国家课程体系 | 第27-31页 |
第二章 EBacc改革对英国艺术教育的巨大冲击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影响机制:对GCSE课程选择的介入性影响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深度冲击——对师资、课程及学科地位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广泛波及——对英国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影响 | 第36-39页 |
第三章 EBacc背景下对艺术教育“创造性”话语的反思和探索 | 第39-52页 |
第一节 质疑“创造性”——艺术教育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关系反思 | 第39-42页 |
第二节 突破枷锁——艺术教育的创造性与德勒兹的生成论哲学 | 第42-45页 |
第三节 艰难的跨界——“教学—艺术家”及其现实困境 | 第45-52页 |
结语: EBacc改革对中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警示和启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