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童年:农村独立生活留守儿童教育生活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章 T中学农村“孤守儿童”现状 | 第17-35页 |
第一节 在校的留守儿童和“孤守儿童” | 第17-20页 |
第二节 生活情况 | 第20-25页 |
一、在家的一天 | 第21-23页 |
二、在校的一天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学习情况 | 第25-29页 |
一、学习目的 | 第26-27页 |
二、校内学习 | 第27-29页 |
第四节 情感体会 | 第29-33页 |
一、和父母的情感 | 第29-32页 |
二、和老师的情感 | 第32页 |
三、和亲朋好友的情感 | 第32-33页 |
第五节 安全健康 | 第33-34页 |
第六节 品德行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农村“孤守儿童”的特征、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农村“孤守儿童”的特征与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一、农村“孤守儿童”的特征 | 第35-37页 |
二、农村“孤守儿童”的问题 | 第37页 |
第二节 现代性遭遇 | 第37-39页 |
一、父子、母子间的分离 | 第37-38页 |
二、夫妻间的“独守” | 第38页 |
三、对城市的影响 | 第38页 |
四、对农村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农村“孤守儿童”出现的根本原因 | 第39-40页 |
一、二元体制下两种户籍制度的存在 | 第39页 |
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外出就业政策导向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农村“孤守儿童”出现的直接原因 | 第40-42页 |
一、父母的无奈与认识不到位 | 第40页 |
二、学校管理的无力与措施不到位 | 第40-41页 |
三、乡政府重视不够与制度的缺失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化解农村“孤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 第42-45页 |
第一节 政府方面 | 第42-43页 |
一、关注“孤守儿童”问题 | 第42页 |
二、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 第42页 |
三、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学校方面 | 第43页 |
一、多与“孤守儿童”交流沟通 | 第43页 |
二、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与管理 | 第43页 |
第三节 家庭方面 | 第43-45页 |
一、加强家庭教育意识 | 第43-44页 |
二、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