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过饱和状态下干道协调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过饱和交叉口信号配时第11-12页
        1.3.2 干道绿波带信号控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二章 干道过饱和状态描述及识别模型第16-24页
    2.1 过饱和状态产生原因第16-17页
    2.2 过饱和状态描述方法及延伸定义第17-19页
        2.2.1 过饱和状态描述第17-18页
        2.2.2 过饱和状态延伸定义第18-19页
    2.3 过饱和状态识别模型第19-23页
        2.3.1 排队长度计算原理第20页
        2.3.2 检测节点布设第20页
        2.3.3 排队长度计算模型第20-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关键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第24-34页
    3.1 关键交叉口识别第24-27页
        3.1.1 交叉口重要度识别指标第24-26页
        3.1.2 关键交叉口识别模型第26-27页
    3.2 关键交叉口信号配时模型第27-31页
        3.2.1 关键交叉口性能指标第28-31页
        3.2.2 关键交叉口信号配时模型第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四章 过饱和状态干道协调控制方法第34-42页
    4.1 相位差情况分析第34-36页
        4.1.1 理想相位差第34页
        4.1.2 减小相位差第34-35页
        4.1.3 增大相位差第35-36页
    4.2 相邻交叉口双向绿波控制方法第36-40页
        4.2.1 相邻交叉口相位差关系第36-38页
        4.2.2 干道直行相位绿灯时间第38-39页
        4.2.3 其他相位配时方法第39-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42-50页
    5.1 实例现状第42-45页
    5.2 实例研究第45-49页
        5.2.1 过饱和状态识别第45-46页
        5.2.2 关键交叉口识别第46-47页
        5.2.3 关键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第47页
        5.2.4 干道协调控制方案第47-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6.1 全文总结第50页
    6.2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目标优化以及模糊控制理论的单交叉口信号灯配时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季冻区路基冻胀融沉控制指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