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背景及概况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冻胀融沉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冻胀变形监测技术现状 | 第15页 |
1.3.3 冻胀融沉控制指标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现有技术局限性 | 第16-17页 |
1.5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路基冻胀融沉变形观测及监测方法介绍 | 第18-28页 |
2.1 人工观测法 | 第18-21页 |
2.1.1 路表设点进行冻胀观测 | 第18页 |
2.1.2 路基分层冻胀变形的人工观测 | 第18-21页 |
2.2 基于传感技术监测法 | 第21-23页 |
2.3 卫星遥感量测法 | 第23-26页 |
2.4 不同监测或观测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季冻区路基冻胀融沉变形监测分析 | 第28-49页 |
3.1 季冻区路基冻胀融沉变形水准仪观测 | 第28-31页 |
3.2 季冻区路基冻胀融沉位移计监测 | 第31-34页 |
3.3 基于分布式光栅传感器的季冻区路基冻胀融沉变形观测 | 第34-47页 |
3.3.1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 | 第34-37页 |
3.3.2 路基变形与开裂监测方案 | 第37-39页 |
3.3.3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过程 | 第39-40页 |
3.3.4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 | 第40-47页 |
3.3.4.1 路基变形分析 | 第40-42页 |
3.3.4.2 路基开裂分析 | 第42-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路基冻胀融沉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62页 |
4.1 路基土冻胀融沉试验条件 | 第49-55页 |
4.1.1 冻结融化温度及稳定时间 | 第49-53页 |
4.1.1.1 冻结融化温度 | 第49-51页 |
4.1.1.2 冻结稳定时间及融化稳定时间 | 第51-53页 |
4.1.2 含水率 | 第53-54页 |
4.1.3 压实度 | 第54-55页 |
4.1.4 试验条件 | 第55页 |
4.2 土的冻胀融沉试验 | 第55-59页 |
4.3 路基冻胀融沉变形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9-60页 |
4.4 荷载作用下路基冻胀融沉变形规律研究 | 第60页 |
4.5 大交通量及重交通作用对路基冻胀融沉变形的影响研究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路面运营安全的路基冻胀融沉控制指标研究 | 第62-77页 |
5.1 路基冻胀融沉变形的传导过程分析 | 第62-63页 |
5.2 路基冻胀融沉变形与路面开裂之间的关系 | 第63-72页 |
5.3 路基冻胀融沉变形与路面平整度之间的关系 | 第72-73页 |
5.4 路面材料容许变形条件下路基冻胀变形控制指标 | 第73-74页 |
5.5 路面平整度控制下的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控制指标 | 第74-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