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依据与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三、本文的创作思路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吉普赛民族及其音乐文化 | 第12-18页 |
一、吉普赛民族概况 | 第12-14页 |
二、吉普赛音乐: | 第14-17页 |
注释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 | 第18-23页 |
一、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 | 第18-21页 |
(一)匈牙利及匈牙利音乐事业 | 第18-19页 |
(二)匈牙利民间音乐 | 第19-20页 |
(三)匈牙利吉普赛民族的音乐形式 | 第20-21页 |
二、李斯特与吉普赛民族音乐 | 第21-22页 |
注释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与吉普赛元素 | 第23-40页 |
一、李斯特与《匈牙利狂想曲》 | 第23-26页 |
(一)狂想曲由来及其发展 | 第23-24页 |
(二)李斯特创作《匈牙利狂想曲》 | 第24-26页 |
二、《匈牙利狂想曲》中匈牙利民间曲调及吉普赛乐器的体现 | 第26-32页 |
(一)《匈牙利狂想曲》中民间曲调的体现 | 第26-29页 |
(二)《匈牙利狂想曲》对吉普赛乐器的体现 | 第29-32页 |
三、《匈牙利狂想曲》中体现出的吉普赛音乐特点 | 第32-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匈牙利狂想曲》的演奏简析 | 第40-49页 |
一、李斯特的键盘语言 | 第40页 |
二、《匈牙利狂想曲》难点演奏 | 第40-49页 |
(一)震音 | 第40-41页 |
(二)琶音 | 第41-42页 |
(三)刮奏 | 第42页 |
(四)颤音 | 第42-43页 |
(五)八度 | 第43页 |
(六)华彩句的使用 | 第43-44页 |
(七)同音 | 第44-45页 |
(八)双音 | 第45-46页 |
(九)装饰音 | 第46-47页 |
(十)远距离大跳 | 第47页 |
(十一)和弦 | 第47-48页 |
(十二)托卡塔节奏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