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五种《论语》选读教材概览 | 第10-14页 |
(一) 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 | 第10-11页 |
(二)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论语><孟子>选读》 | 第11-12页 |
(三) 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论语><孟子>选读》 | 第12-13页 |
(四)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先秦诸子选读》 | 第13页 |
(五) 广东教育出版社的《<论语>选读》 | 第13-14页 |
二、五种《论语》选读教材的评价及思考 | 第14-19页 |
(一) 关于各教材对《论语》内容的选择和分类的评价 | 第14-15页 |
(二) 对各《论语》选读教材编辑思想和编排方式的评价 | 第15-19页 |
三、《论语》作为选读教材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 | 第19-24页 |
(一) 《论语》选读教材的地位及意义 | 第19页 |
(二) 《论语》中孔子思想对中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 第19-21页 |
(三) 《论语》中孔子思想对中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 第21-24页 |
四、《论语》中孔子思想的现代转型 | 第24-28页 |
(一) 《论语》中孔子思想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 第24页 |
(二) 《论语》选读教材中孔子思想如何实现现代转型 | 第24-28页 |
五、《论语》选读教材编写建议 | 第28-34页 |
(一) 对《论语》选读教材编辑目标的建议 | 第28页 |
(二) 对《论语》选读教材内容分类和选文标准的建议 | 第28-30页 |
(三) 对《论语》选读教材编制理念的建议 | 第30-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