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 第10-16页 |
第一节 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国外教师教育的理论取向:关于目标和方式的不同选择 | 第10-11页 |
二、 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国内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一、 我国教师专业化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 第13页 |
二、 我国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的各个专家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三、 我国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的努力 | 第14页 |
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教师专业化内涵、要求及要素分析 | 第16-29页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及相近概念剖析 | 第16-17页 |
一、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第17页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范式和要求 | 第17-21页 |
一、 教师专业化的范式 | 第17-20页 |
二、 教师必备的八种专业技能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要素分析 | 第21-27页 |
一、 专业知识 | 第21-22页 |
二、 专业能力 | 第22-24页 |
三、 专业情意和道德 | 第24-27页 |
第四节 影响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 第27-29页 |
一、 外部因素 | 第27-28页 |
二、 内部因素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云南省乡镇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第29-52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一、 测试工具 | 第29-30页 |
二、 被试 | 第30页 |
三、 问卷实施 | 第30页 |
四、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48页 |
一、 参加问卷调查的初中化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二、 受调查的乡镇中学化学教师职业压力和产生压力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三、 受调查的乡镇中学化学教师职业道德情况分析 | 第35-37页 |
四、 受调查的乡镇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情况分析 | 第37-48页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第48-52页 |
一、 云南省乡镇中学化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情况 | 第48-49页 |
二、 云南省乡镇中学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情况 | 第49页 |
三、 云南省乡镇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 第49-50页 |
四、 云南省乡镇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云南省乡镇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及建议 | 第52-64页 |
第一节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 第52-58页 |
一、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具有实效性的培训 | 第52页 |
二、 加强自我培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 第52-53页 |
三、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 第53-54页 |
四、 设置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及课程 | 第54-56页 |
五、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国培”计划初中化学脱产置换班培训的实效性 | 第58-64页 |
一、 培训模式 | 第58页 |
二、 课程设置 | 第58-59页 |
三、 参训教师培训后的能力提升 | 第59-61页 |
四、 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 第61-62页 |
五、 未来展望 | 第62-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