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调查报告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本文框架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交际教学法的定义 | 第13页 |
2.2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2.1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 第13-14页 |
2.2.2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第14页 |
2.2.3 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 | 第14页 |
2.3 交际教学法在国外的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2.4 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 第15-16页 |
2.4.1 介绍和引进 | 第15-16页 |
2.4.2 接受和运用 | 第16页 |
2.4.3 审视、思考和评价 | 第16页 |
2.5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18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19页 |
3.2.3 研究材料 | 第19页 |
3.2.4 研究步骤 | 第19-21页 |
3.3 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21-22页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2-33页 |
4.1 研究结果 | 第22-31页 |
4.1.1 对交际教学法的了解情况 | 第22-25页 |
4.1.2 对交际教学法的接受度 | 第25-28页 |
4.1.3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4.2 讨论 | 第31-33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3-39页 |
5.1 研究发现 | 第33-36页 |
5.1.1 大环境方面的问题 | 第33-34页 |
5.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 第34-35页 |
5.1.3 学生方面的问题 | 第35-36页 |
5.2 具体应对策略 | 第36-38页 |
5.2.1 社会方面 | 第36页 |
5.2.2 教师方面 | 第36-37页 |
5.2.3 学生方面 | 第37-38页 |
5.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将来的研究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件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附件B 教学案例 | 第43-45页 |
附件C 调查问卷 1 | 第45-49页 |
附件D 调查问卷 2 | 第49-54页 |
附件E 访谈提纲(学生) | 第54-55页 |
附件F 访谈提纲(教师) | 第55-56页 |
五年制高职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调查报告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