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备课的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学科背景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翻转课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初中地理翻转课教学现状 | 第14-15页 |
1.3 前期调研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线路 | 第19-21页 |
2 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翻转课堂的定义 | 第21页 |
2.2 翻转课堂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1 教学方式 | 第21页 |
2.2.2 课中活动 | 第21-22页 |
2.2.3 师生角色 | 第22页 |
2.2.4 评价方式 | 第22页 |
2.3 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地理教学理论 | 第22页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2.3.4 情境认知理论 | 第23-25页 |
3 初中地理翻转课备课策略研究 | 第25-34页 |
3.1 前置学习“三原则” | 第25-29页 |
3.1.1 原则一:备学习内容 | 第26页 |
3.1.2 原则二:备学习资源 | 第26-29页 |
3.1.3 原则三:学习方式 | 第29页 |
3.2 获得反馈数据“两分析” | 第29-30页 |
3.3 基于前置学习检测的二次备课“四备要素” | 第30-34页 |
3.3.1 备学习目标 | 第31页 |
3.3.2 备学习资源 | 第31-32页 |
3.3.3 备课堂逻辑线 | 第32-33页 |
3.3.4 备学习方式 | 第33页 |
3.3.5 课中形成性评价 | 第33-34页 |
4 初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和评价 | 第34-52页 |
4.1 初中地理翻转课备课策略实践案例 | 第34-45页 |
4.1.1 备课思路 | 第34页 |
4.1.2 备课策略 | 第34-45页 |
4.2 初中地理翻转课教学实践后调查 | 第45-52页 |
4.2.1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第45-46页 |
4.2.2 学生学习态度调查分析 | 第46-47页 |
4.2.3 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分析 | 第47-49页 |
4.2.4 学生学习能力调查分析 | 第49-52页 |
5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