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驾驶、航海学论文--航道测量论文

船载三维测量系统相关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船载三维测量系统第11-12页
        1.2.2 点云数据组织与可视化第12-13页
        1.2.3 水上水下分界线提取第13-14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4-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组织结构第16-17页
第二章 船载三维测量系统及点云数据简介第17-27页
    2.1 船载三维测量系统组成第17-19页
        2.1.1 激光扫描仪第17-18页
        2.1.2 多波束测深仪第18-19页
    2.2 点云数据格式第19-21页
        2.2.1 标准LAS数据格式第19-20页
        2.2.2 PCD文件格式第20-21页
    2.3 数据采集方式及其特点第21-25页
        2.3.1 船载三维测量系统数据采集方式第21-23页
        2.3.2 船载三维测量系统点云数据特点第23-25页
    2.4 实验数据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船载点云数据组织与显示第27-38页
    3.1 自适应规则格网与KD树混合索引第27-32页
        3.1.1 传统规则格网分块第28页
        3.1.2 KD树空间索引第28-30页
        3.1.3 自适应规则格网与KD树混合索引第30-31页
        3.1.4 数据结构第31-32页
    3.2 点云数据可视化第32-34页
        3.2.1 瓦片检索第33-34页
        3.2.2 点云调度显示第34页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4-37页
        3.3.1 自适应规则格网分块效果分析第34-35页
        3.3.2 自适应规则格网与KD树混合索引效率分析第35-36页
        3.3.3 点云数据可视化效果分析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航道地形水上水下一体化合成与空间分析应用第38-60页
    4.1 水上水下分界线提取第38-43页
        4.1.1 水上水下分界线粗提取第38-40页
        4.1.2 水上水下分界线精提取第40-43页
    4.2 航道地形水上水下一体化合成第43-46页
    4.3 航道空间分析第46-48页
        4.3.1 基于三角网的表面积量算第46-47页
        4.3.2 基于三角网的蓄水量量算第47页
        4.3.3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土方量量算第47-48页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8-59页
        4.4.1 水上水下分界线粗提取第48页
        4.4.2 水上水下分界线精提取第48-54页
        4.4.3 航道地形水上水下一体化合成第54-56页
        4.4.4 航道空间分析第56-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点云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0-69页
    5.1 软件系统功能需求第60页
    5.2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第60-61页
    5.3 软件系统模块实现及效果第61-68页
        5.3.1 软件系统模块实现环境第62-63页
        5.3.2 点云数据的输入输出模块第63-64页
        5.3.3 点云数据的可视化模块第64-66页
        5.3.4 点云数据的数据处理模块第66-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69页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作者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纯电动公交车技术性能准入指标体系及准入条件研究
下一篇:沿海景区洪水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与评估--以上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