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伦理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绪论 | 第12-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2-16页 |
第二节 研究依据与前沿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8-21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重难点 | 第21-24页 |
第一章 基础教育事业的伦理意涵 | 第24-47页 |
第一节 教育均衡思想的历史溯源 | 第24-29页 |
第二节 教育伦理的现代转型 | 第29-33页 |
第三节 基础教育发展的“均衡化”政策 | 第33-41页 |
第四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伦理基础 | 第41-47页 |
第二章 教育均衡的伦理价值 | 第47-65页 |
第一节 教育促进个人解放的实现 | 第47-55页 |
第二节 教育共同体的伦理实质 | 第55-61页 |
第三节 教育均衡的伦理原则 | 第61-65页 |
第三章 教育均衡的伦理实践 | 第65-81页 |
第一节 教育均衡与教育者身份的伦理认同 | 第65-71页 |
第二节 教育资源的分配原则 | 第71-75页 |
第三节 教育系统作为伦理实体的具体实践准则 | 第75-81页 |
第四章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伦理困境 | 第81-100页 |
第一节 “个体教育公平”的伦理悖论 | 第81-86页 |
第二节 “教师流动”的伦理悖论 | 第86-90页 |
第三节 “校际合作”的伦理悖论 | 第90-96页 |
第四节 “政府目标”的伦理悖论 | 第96-100页 |
第五章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伦理困境成因 | 第100-124页 |
第一节 相对均衡与绝对均衡的平衡 | 第100-107页 |
第二节 价值诉求与伦理公正的选择 | 第107-115页 |
第三节 伦理主体与伦理目标的统一 | 第115-124页 |
第六章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伦理对策 | 第124-144页 |
第一节 教育投入的伦理目标 | 第124-127页 |
第二节 教育规模的伦理规律 | 第127-128页 |
第三节 教育内外的伦理同 | 第128-131页 |
第四节 教育定位的伦理特质 | 第131-134页 |
第五节 教育差异的伦理统筹 | 第134-138页 |
第六节 教育系统的伦理包容 | 第138-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1页 |
主要学术成果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