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在“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养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9-17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第10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2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五、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7页
        (一)境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国内关于该课题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总结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概述第17-20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一)同课异构的界定第17页
        (二)教学设计能力的界定第17-18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一)建构主义理论第18页
        (二)人本主义理论第18-19页
        (三)最优化教学理论第19-20页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第20-35页
    一、调查目的第20页
    二、调查对象第20页
    三、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第20-21页
        (一)调查内容第20页
        (二)问卷设计第20-21页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1-35页
        (一)问卷的发放与数据分析第21页
        (二)数据处理第21-35页
第四章 “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第35-47页
    一、案例的选择第35-36页
    二、案例的比较分析第36-41页
        (一)教学目标设计比较第36-37页
        (二)教学过程设计比较第37-40页
        (三)教学方法设计比较第40-41页
    三、针对案例的访谈研究第41-47页
        (一)访谈的对象与内容第41页
        (二)访谈的结果与分析第41-47页
第五章 在“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养成途径第47-52页
    一、关注新课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第47-48页
    二、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第48-51页
        (一)注重导入的设计第49页
        (二)设计课堂活动突出学生主体第49-50页
        (三)巧妙设计课堂练习第50-51页
    三、因材施教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第51-52页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一、结论第52页
    二、展望第52-54页
注释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非华语小学生(小一)课外中文阅读练习开发设计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