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1.3.1 基本思路第15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概述第16-27页
    2.1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过程与基本特点第16-20页
        2.1.1 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过程第16-18页
        2.1.2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第18-20页
    2.2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内涵第20-21页
        2.2.1 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概念第20页
        2.2.2 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要素第20-21页
    2.3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第21-23页
        2.3.1 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性第21-23页
        2.3.2 辅导员职业化的可行性第23页
    2.4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理论支持第23-26页
        2.4.1 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关理论第23-24页
        2.4.2 激励理论第24页
        2.4.3 人才学理论第24-25页
        2.4.4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25页
        2.4.5 关怀理论第25-26页
    2.5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目标第26-27页
        2.5.1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水平第26页
        2.5.2 建立和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机制第26-27页
第3章 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境第27-36页
    3.1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3.1.1 选用机制不够完善第27-28页
        3.1.2 岗位职责不够明确第28-29页
        3.1.3 考核机制不够科学第29-30页
        3.1.4 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第30页
        3.1.5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第30-31页
        3.1.6 队伍稳定性不够强第31-32页
    3.2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3.2.1 国家对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宏观导向还不够强第32-33页
        3.2.2 高校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第33-34页
        3.2.3 辅导员自身的职业意识还不够强第34-36页
第4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对策第36-46页
    4.1 提高认识,强化政策保障机制第36-39页
        4.1.1 国家层面第36-37页
        4.1.2 高校层面第37-39页
    4.2 完善管理,优化选聘考评机制第39-42页
        4.2.1 建立准入制度第39-41页
        4.2.2 优化选聘模式第41页
        4.2.3 健全考核机制第41-42页
    4.3 重视发展,拓展培训提高机制第42-46页
        4.3.1 完善业务培训体系第42-43页
        4.3.2 拓展职级晋升渠道第43-44页
        4.3.3 构建职称评聘制度第44-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 辅导员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决策树算法在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下一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成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