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引论 | 第8-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2.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与课题的创新 | 第12-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 课题的创新 | 第12-13页 |
二、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与现状研究 | 第13-30页 |
(一) 高校多媒体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 第13-20页 |
1. 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 第13-15页 |
2.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联系与区别 | 第15-17页 |
3. 多媒体教学有效性与传统教学有效性比较 | 第17-20页 |
(二)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现状、问题与特点 | 第20-30页 |
1.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现状 | 第20-24页 |
2.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问题 | 第24-26页 |
3.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特点 | 第26-30页 |
三、构建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理论基础 | 第30-41页 |
(一) 评价目的与系统论 | 第30-33页 |
1. 评价目的论 | 第30-33页 |
2. 评价系统论 | 第33页 |
(二) 评价功能和价值论 | 第33-36页 |
1. 评价功能论 | 第33-35页 |
2. 评价价值论 | 第35-36页 |
(三) 评价技术论 | 第36-41页 |
1. 评价途径 | 第36-39页 |
2. 评价方法 | 第39-41页 |
四、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55页 |
(一) 构建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体系的目的 | 第41-42页 |
1. 导向目的 | 第41-42页 |
2. 检测目的 | 第42页 |
(二) 构建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42-44页 |
1. 一致性原则 | 第42-43页 |
2. 方向性原则 | 第43页 |
3. 整体性原则 | 第43页 |
4. 独立性原则 | 第43-44页 |
5. 可操作原则 | 第44页 |
(三)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模式 | 第44-47页 |
1. 学生评价为主,教学达成为辅 | 第45页 |
2. 教学达成为主,学生评价为辅 | 第45页 |
3. 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 | 第45-46页 |
4. 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 第46-47页 |
(四)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体系设想 | 第47-55页 |
1. 多媒体教学有效性指标建立的步骤 | 第47-49页 |
2. 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具体指标 | 第49-53页 |
3. 多媒体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实施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