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政府清廉的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预算透明对于政府清廉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3 审计监督对于政府清廉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之处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预算透明和审计监督对于政府清廉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概念界定与内涵阐述 | 第16-17页 |
2.2 学理逻辑与运行机制 | 第17-20页 |
3 预算透明和审计监督视角下政府清廉的国际比较 | 第20-26页 |
3.1 国际视野下政府清廉的比较分析 | 第20-25页 |
3.1.1 模型构建 | 第20页 |
3.1.2 样本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第20-22页 |
3.1.3 模型检验 | 第22-24页 |
3.1.4 模型稳健性检验 | 第24-25页 |
3.2 政府清廉比较研究的国际经验 | 第25-26页 |
3.2.1 分析小结 | 第25页 |
3.2.2 国际经验 | 第25-26页 |
4 预算透明和审计监督视角下政府清廉的中国实践 | 第26-35页 |
4.1 我国公共领域腐败现象 | 第26页 |
4.2 我国预算透明和审计监督概况 | 第26-29页 |
4.2.1 我国预算透明概况 | 第26-28页 |
4.2.2 我国审计监督概况 | 第28-29页 |
4.3 预算透明和审计监督对政府清廉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 第29-35页 |
4.3.1 模型构建和设定 | 第29-30页 |
4.3.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4.3.3 描述性分析 | 第31-32页 |
4.3.4 模型检验 | 第32-35页 |
5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35-3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35-36页 |
5.2 政策和建议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