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对中央财政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定义 | 第10-12页 |
1.2.2 国债与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关系 | 第12-13页 |
1.2.3 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 第13-15页 |
1.2.4 国内外文献成果述评 | 第15-16页 |
1.3 内容安排与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1.3.1 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7页 |
1.4 研究发现和创新 | 第17-19页 |
2 我国国债对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作用机理 | 第19-27页 |
2.1 国债的要素分析 | 第19-21页 |
2.1.1 国债结构 | 第19-20页 |
2.1.2 国债偿还 | 第20页 |
2.1.3 国债规模 | 第20-21页 |
2.1.4 国债使用 | 第21页 |
2.2 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1 国债的结构与政府利息支出的关系 | 第21-22页 |
2.2.2 国债的偿还与财政赤字的关系 | 第22页 |
2.2.3 国债的规模与通货膨胀、铸币税的关系 | 第22-23页 |
2.2.4 国债的使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3页 |
2.3 国债产生的宏观影响与国债负担率的关系 | 第23-25页 |
2.4 国债负担率与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关系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3 影响我国中央财政可持续的要素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3.1 国债、经济增长率 | 第27-30页 |
3.2 赤字率 | 第30-31页 |
3.3 通货膨胀率、铸币税率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4 中央财政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 第33-53页 |
4.1 国债对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冲击 | 第33-47页 |
4.1.1 数据来源与检验 | 第33-36页 |
4.1.2 脉冲响应分析 | 第36-42页 |
4.1.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2页 |
4.1.4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 | 第42-47页 |
4.2 我国中央财政可持续性的判断 | 第47-53页 |
4.2.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47-49页 |
4.2.2 实证检验 | 第49-53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