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工程审计风险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工程审计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7页
第二章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风险基础理论第17-27页
    2.1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理论第17-21页
        2.1.1 风险的基本概念第17-19页
        2.1.2 工程竣工审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第19-20页
        2.1.3 工程竣工审计风险评价方法第20-21页
    2.2 模糊影响图风险评价理论第21-27页
        2.2.1 影响图的基本理论第21-22页
        2.2.2 模糊影响图的构造第22-24页
        2.2.3 模糊影响图风险评价方法第24-27页
第三章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风险评价模型第27-45页
    3.1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识别第27-36页
        3.1.1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识别理论基础第27-29页
        3.1.2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源空间的建立第29-36页
    3.2 基于模糊影响图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评价第36-45页
        3.2.1 确定价值结点第36页
        3.2.2 构造模糊影响图的关系层第36-39页
        3.2.3 确定模糊影响图的数值层和函数层第39-43页
        3.2.4 基于模糊影响图的风险评价第43-45页
第四章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措施第45-51页
    4.1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体系第45-47页
        4.1.1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概念第45页
        4.1.2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流程第45-46页
        4.1.3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常用策略第46-47页
    4.2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控制措施第47-51页
        4.2.1 完善审计单位自身的制度建设第47-48页
        4.2.2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审计第48页
        4.2.3 加强对建设单位的审计第48-49页
        4.2.4 建立工程价格指数数据库第49页
        4.2.5 建立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第49-51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第51-65页
    5.1 王家沟大桥工程简介第51-53页
        5.1.1 工程概况第51页
        5.1.2 项目批复、招投标情况第51-52页
        5.1.3 工程结算原则第52-53页
    5.2 构造王家沟大桥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模糊影响图模型第53-55页
        5.2.1 确定价值结点第53页
        5.2.2 确定模糊影响图关系层第53-54页
        5.2.3 确定模糊影响图数值层第54-55页
    5.3 模糊影响图计算第55-63页
        5.3.1 独立结点计算第55-57页
        5.3.2 中间结点计算第57-62页
        5.3.3 价值结点计算第62-63页
    5.4 王家沟大桥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评价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A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风险模糊影响图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审计轮换方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城乡统筹背景下江苏省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