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少教多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3-3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二、研究综述第16-21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8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1页
    三、关键术语阐释第21-26页
        (一) 少教多学第22-23页
        (二) 古典诗词教学第23-26页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第26-30页
        (一)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6-27页
        (二) 课题研究主要思路和目标第27-28页
        (三) 技术路线第28-29页
        (四) 重难点和创新点第29-30页
第一章 高中课堂古典诗词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第30-42页
    第一节 高中学生古典诗词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分析第30-37页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第30-35页
        二、学生“少学”功利化第35-37页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第37-42页
        一、教师访谈的问题结果分析第37-39页
        二、教师“多教”成效低第39-42页
第二章 少教多学模式探究第42-50页
    第一节 “少教多学”模式的主要特征第42-46页
        一、时间上的“少教多学”第42-43页
        二、内容上的“少教多学”第43-44页
        三、方法上的“少教多学”第44-46页
    第二节 “少教多学”下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改革第46-50页
        一、“少教多学”下的课堂教学系统第47页
        二、“少教多学”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第47-49页
        三、“少教多学”下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的原则第49-50页
第三章 “少教”策略探析第50-68页
    第一节 语文学科层面:重组和改进教学内容第50-55页
        一、古诗词教材编选现状分析和改进第50-52页
        二、改进教材和课程设置:整体规划,分层次教学第52-55页
    第二节 具体课堂层面的“少教”第55-60页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第56-58页
        二、课堂教学组织的多样化第58-59页
        三、“多角度”评价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第59-60页
    第三节 “少教”之教学方式改进第60-68页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第60-62页
        二、支架式教学第62-65页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第65-68页
第四章 古典诗词“多学”策略探析第68-89页
    第一节 学生主体的调动第68-71页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第69页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69-70页
        三、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第70-71页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71页
    第二节 古典诗词“多学”之内容探析第71-80页
        一、陈述性知识——掌握古诗词相关知识第71-73页
        二、智慧技能——培养感悟思想感情的能力第73-75页
        三、认知策略——提升鉴赏评价能力第75-80页
    第三节 “多学”之学习方法指导第80-89页
        一、识记层面——学习内容的深加工第80-82页
        二、理解层面——整体把握古诗词来分析鉴赏第82-83页
        三、分析综合——多角度解读古诗词第83-84页
        四、鉴赏评价——重组古诗词中的事件与关系第84-86页
        五、表达应用和探究——检索、加工和利用信息第86-89页
结语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附录1 高中古典诗词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第96-98页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第98-99页
附录3 “少教多学”指导下的古典诗词教学课例分析第99-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标”新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下一篇:提高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形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