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3页 |
| 一、国外简要概况 | 第8-9页 |
| 二、国内的简要概况 | 第9-11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四、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1-12页 |
| 六、本文的创新及主要观点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蒙古族风格弦乐四重奏总体特征 | 第13-17页 |
| 一、调式 | 第13-14页 |
| 二、民歌音调 | 第14-15页 |
| 三、运用多声部技法 | 第15页 |
| 四、蒙古族风格弦乐四重奏其地域、来源、风格等与其他弦乐四重奏之不同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蒙古族风格弦乐四重奏音乐的构成 | 第17-51页 |
| 一、主题构建 | 第17-25页 |
| (一) 民歌主题 | 第17-22页 |
| (二) 民族风格主题 | 第22-25页 |
| 二、曲式结构 | 第25-35页 |
| 三、和声分析 | 第35-36页 |
| (一) 三度叠置运用 | 第35-36页 |
| (二) 非三度叠置的运用 | 第36页 |
| 四、织体形态 | 第36-40页 |
| (一) 主调织体的写作 | 第37-39页 |
| (二) 复调织体的写作 | 第39-40页 |
| 五、演奏技法分析 | 第40-51页 |
| (一) 滑音运用 | 第40-42页 |
| (二) 拨弦的运用 | 第42-43页 |
| (三) 倚音的运用 | 第43-44页 |
| (四) 泛音的运用 | 第44-45页 |
| (五) 节奏节拍 | 第45-49页 |
| (六) 重奏的配合 | 第49-51页 |
| 第三章、蒙古族风格弦乐四重奏对内蒙古音乐创作的意义 | 第51-55页 |
| 一、创作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 第51-52页 |
| 二、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 第52-54页 |
| 三、对器乐作品创作的启示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