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减振研究与优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动力总成悬置元件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国内和国外优化设计发展状况第13-15页
        1.2.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功能的分析第15页
        1.2.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方式分析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第17-34页
    2.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假设第17-18页
    2.2 动力总成激励的来源分析第18-22页
        2.2.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激励的分析第18-19页
        2.2.2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减振理论第19-22页
    2.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软垫的布置第22-25页
        2.3.1 橡胶悬置力学模型第22-24页
        2.3.2 悬置系统的常用布置形式第24-25页
    2.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第25-31页
        2.4.1 动力总成振动的模式第25-26页
        2.4.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第26-27页
        2.4.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方程的建立第27-31页
    2.5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分析第31-33页
        2.5.1 弹性中心法第31-32页
        2.5.2 刚度矩阵法第32页
        2.5.3 能量解耦法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34-54页
    3.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4-39页
        3.1.1 动力总成参数的获取第34-36页
        3.1.2 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参数获取第36-37页
        3.1.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模型建立第37-39页
    3.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第39-53页
        3.2.1 时域的分析第39-47页
        3.2.2 频域的分析第47-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与优化第54-61页
    4.1 本文采用的优化方式第54页
    4.2 ADAMS参数化的分析原理第54-55页
    4.3 试验设计第55页
    4.4 优化设计第55-59页
        4.4.1 优化设计设计变量第55-56页
        4.4.2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第56-57页
        4.4.3 优化设计约束条件第57-59页
        4.4.4 优化设计求解第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整车振动传递率分析第61-72页
    5.1 振动传递率研究的意义第61-62页
    5.2 双层隔振的原理第62-63页
        5.2.1 单层隔振的模型第62-63页
        5.2.2 双层隔振的模型第63页
    5.3 整车模型的建立第63-65页
    5.4 振动传递率求解第65-66页
    5.5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第66-71页
        5.5.1 时域响应的对比分析第66-67页
        5.5.2 频域响应的对比分析第67-70页
        5.5.3 振动传递率对比分析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载荷直接计算及破冰船破冰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UG的汽车机加件工时计算及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