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内部价值链的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1.2.2 并购协同效应的相关文献 | 第15-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2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概述 | 第18-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内部价值链 | 第18-19页 |
2.1.2 企业并购 | 第19-20页 |
2.1.3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 | 第20-21页 |
2.2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波特内部价值链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企业资源理论 | 第22-23页 |
2.2.3 企业并购理论 | 第23页 |
2.3 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 第23-28页 |
2.3.1 基本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3.2 生产支持性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2.3.3 基础支持性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3 中粮并购蒙牛的背景介绍 | 第28-40页 |
3.1 并购双方公司简介 | 第28-30页 |
3.1.1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环境 | 第28页 |
3.1.2 蒙牛乳业股份公司内部环境 | 第28-29页 |
3.1.3 行业外部环境概况 | 第29-30页 |
3.2 中粮并购蒙牛的动因 | 第30-32页 |
3.2.1 实现中粮“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 第30-31页 |
3.2.2 扭转蒙牛发展僵局 | 第31页 |
3.2.3 政府对乳制品企业并购的政策引导 | 第31-32页 |
3.3 中粮并购蒙牛的过程介绍 | 第32-34页 |
3.3.1 并购方案 | 第32页 |
3.3.2 并购之后的整合 | 第32-34页 |
3.4 并购事件对双方的影响 | 第34-40页 |
3.4.1 蒙牛乳业并购前后企业价值对比 | 第34-37页 |
3.4.2 蒙牛乳业并购前后企业内部价值链对比 | 第37-39页 |
3.4.3 中粮集团相关内部价值链对比 | 第39-40页 |
4 中粮并购蒙牛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 | 第40-50页 |
4.1 企业基本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 | 第40-43页 |
4.1.1 物流仓储活动利用规模优势以降低成本 | 第40-41页 |
4.1.2 整合生产能力以充分利用生产资源 | 第41页 |
4.1.3 营销售后网络相互覆盖以加强集中度 | 第41-43页 |
4.1.4 基本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总体评价 | 第43页 |
4.2 企业生产支持性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 | 第43-45页 |
4.2.1 打破原有技术壁垒以促进技术升级 | 第43-44页 |
4.2.2 采购活动利用规模效应优化升级 | 第44-45页 |
4.2.3 整合双方基础性资源以促进企业增长 | 第45页 |
4.2.4 生产支持性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总体评价 | 第45页 |
4.3 企业基础支持性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评价 | 第45-50页 |
4.3.1 降低融资成本以缓解双方资金压力 | 第45-46页 |
4.3.2 改善管理模式以优化企业发展 | 第46-48页 |
4.3.3 整合双方人力资源以改进团队管理 | 第48-49页 |
4.3.4 基础支持性活动并购协同效应的总体评价 | 第49-50页 |
5 案例启示 | 第50-54页 |
5.1 中粮并购蒙牛协同效应实现过程中的经验 | 第50-52页 |
5.1.1 并购动因的明确有助于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 | 第50页 |
5.1.2 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有赖于双方资源的合理评估 | 第50-51页 |
5.1.3 战略并购有利于协同效应的持续作用 | 第51-52页 |
5.2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 第52-54页 |
5.2.1 明确企业战略及各自优势 | 第52页 |
5.2.2 及时优化企业价值链结构 | 第52-53页 |
5.2.3 全方位促进企业文化融合 | 第53-54页 |
6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