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1.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中学物理概念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知识表征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2.1 概念研究 | 第15-18页 |
| 2.1.1 概念的经典理论 | 第15-16页 |
| 2.1.2 概念的原型理论 | 第16页 |
| 2.1.3 概念的样例理论 | 第16-17页 |
| 2.1.4 概念的图式理论 | 第17页 |
| 2.1.5 概念的解释说 | 第17-18页 |
| 2.1.6 心理学本质论 | 第18页 |
| 2.2 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 | 第18-21页 |
| 第3章 实证研究 | 第21-47页 |
| 3.1 “运动的描述”概念表征形式调查研究 | 第21-37页 |
| 3.1.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 3.1.2 研究设计 | 第21-22页 |
| 3.1.3 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 3.1.4 调查结果量化研究 | 第23-27页 |
| 3.1.5 调查结果质性研究 | 第27-37页 |
| 3.1.6 结论 | 第37页 |
| 3.2 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物理概念表征特点的研究 | 第37-47页 |
| 3.2.1 研究目标 | 第37页 |
| 3.2.2 研究设计 | 第37-39页 |
| 3.2.3 研究过程 | 第39页 |
| 3.2.4 量化分析 | 第39-45页 |
| 3.2.5 结论 | 第45-47页 |
| 第4章 研究结论 | 第47-51页 |
| 4.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 4.2 教学建议 | 第48-49页 |
| 4.3 研究的不足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附录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