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公司精益生产线设计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14-26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4页 |
2.2 精益生产理论 | 第14-22页 |
2.2.1 方法时间测量理论 | 第17-18页 |
2.2.2 过程失效和后果分析理论 | 第18-22页 |
2.3 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2.3.1 对方法时间测量运用的研究 | 第22-24页 |
2.3.2 对过程失效和后果分析运用的研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B公司传统流水线现状问题 | 第26-31页 |
3.1 B公司传统装配流水线发展情况 | 第26页 |
3.2 工厂精益生产实施情况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3.3 成因分析 | 第27-31页 |
3.3.1 对精益生产线设计要求的认识不够 | 第27-28页 |
3.3.2 设计前期的作业时间测定误差比较大 | 第28-29页 |
3.3.3 缺乏对精益生产线设计的质量风险管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B公司生产流水线的优化和改进 | 第31-55页 |
4.1 融入MTM和PFMEA后LLD的流程介绍 | 第31-35页 |
4.2 运用MTM对流水线节拍平衡进行设计 | 第35-46页 |
4.2.1 产品介绍 | 第35-36页 |
4.2.2 生产线布局图 | 第36页 |
4.2.3MTM时值卡的使用 | 第36-38页 |
4.2.4MTM分析操作时间 | 第38-41页 |
4.2.5 平衡设计 | 第41-45页 |
4.2.6 小结 | 第45-46页 |
4.3 运用PFMEA对流水线的防错进行设计 | 第46-55页 |
4.3.1 流程的改善 | 第46-48页 |
4.3.2PFMEA准备 | 第48-49页 |
4.3.3 结构分析 | 第49页 |
4.3.4 功能分析 | 第49-50页 |
4.3.5 失效分析 | 第50-51页 |
4.3.6 措施分析 | 第51-53页 |
4.3.7 优化措施 | 第53-54页 |
4.3.8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56页 |
5.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6-58页 |
附件 | 第58-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