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安全意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安全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矿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4 安全意识与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5 安全绩效与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1.4 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1 社会认知理论 | 第24-25页 |
2.2 组织支持与绩效考核理论 | 第25-26页 |
2.2.1 组织支持理论 | 第25页 |
2.2.2 绩效考核理论 | 第25-26页 |
2.3 多层次理论 | 第26-27页 |
2.3.1 多层次理论 | 第26页 |
2.3.2 跨层次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2.4 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模型构建 | 第29-53页 |
3.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29-32页 |
3.1.1 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假设 | 第29-31页 |
3.1.2 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3.2 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工具 | 第32-38页 |
3.2.1 安全意识问卷 | 第32-34页 |
3.2.2 安全绩效考核问卷 | 第34-37页 |
3.2.3 矿工不安全行为问卷 | 第37-38页 |
3.3 初始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38-40页 |
3.3.1 初始问卷设计过程 | 第38-39页 |
3.3.2 初始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9-40页 |
3.4 初始问卷的数据分析 | 第40-52页 |
3.4.1 项目分析 | 第40-44页 |
3.4.2 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3.4.3 效度分析 | 第45-51页 |
3.4.4 形成正式问卷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安全意识、安全绩效考核和矿工不安全行为跨层次验证 | 第53-74页 |
4.1 正式调研的统计分析 | 第53-54页 |
4.2 信度检验 | 第54页 |
4.3 效度检验 | 第54-59页 |
4.4 跨层次变量聚合检验 | 第59-61页 |
4.4.1 跨层次分析 | 第59页 |
4.4.2 组间与组内变量分析 | 第59-61页 |
4.5 研究模型与假设验证 | 第61-68页 |
4.5.1 主假设的验证 | 第61-63页 |
4.5.2 安全绩效考核各维度的跨层次调节效应 | 第63-68页 |
4.6 结果讨论 | 第68-69页 |
4.7 管理对策 | 第69-72页 |
4.7.1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第70页 |
4.7.2 确保员工的生理、心理健康 | 第70-71页 |
4.7.3 增强员工的安全工作技能 | 第71页 |
4.7.4 增加员工的安全培训与宣传 | 第71-72页 |
4.7.5 建立组织监督与事故管理机制 | 第7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4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附录1 | 第84-87页 |
附录2 | 第87-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