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研究--基于分类分层的双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页
        1.2.2 实践意义第15页
    1.3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6-21页
        1.4.1 国有企业第16-18页
        1.4.2 高管人员第18-19页
        1.4.3 高管薪酬的性质第19-21页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第21-26页
        1.5.1 研究思路第21-23页
        1.5.2 研究方法第23页
        1.5.3 研究内容第23-26页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第26-27页
第2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理论研究基础第27-39页
    2.1 高管薪酬的基本理论第27-30页
        2.1.1 效率工资理论第27-28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第28-29页
        2.1.3 人力资本理论第29-30页
    2.2 国内外企业高管薪酬研究的进展第30-38页
        2.2.1 国外企业高管薪酬研究的进展第30-34页
        2.2.2 国内企业高管薪酬的研究进展第34-37页
        2.2.3 文献评述第37-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理分析第39-4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国有企业高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分析第39-40页
    3.3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分析第40-45页
        3.3.1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第40-42页
        3.3.2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第42-45页
    3.4 加入身份的委托代理模型第45-48页
        3.4.1 国企高管身份的特殊性第45页
        3.4.2 加入双重身份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历史演变与现实判断第49-67页
    4.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第49-54页
        4.1.1 国有企业的初步建立阶段第49-50页
        4.1.2 国有企业的逐步探索阶段第50-53页
        4.1.3 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阶段第53-54页
    4.2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历史演变第54-58页
        4.2.1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建立阶段第54-55页
        4.2.2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探索阶段第55-56页
        4.2.3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规范阶段第56-57页
        4.2.4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阶段第57-58页
    4.3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现状分析第58-65页
        4.3.1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状况分析第58-60页
        4.3.2 国有和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对比分析第60-61页
        4.3.3 国有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的对比分析第61-64页
        4.3.4 不同行业之间的国企高管薪酬的对比分析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分类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研究第67-80页
    5.1 引言第67-68页
    5.2 研究设计第68-70页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68页
        5.2.2 变量设计及说明第68-69页
        5.2.3 模型构建第69页
        5.2.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第69-70页
    5.3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70-73页
        5.3.1 基本估计结果第70-71页
        5.3.2 子样本估计结果第71-73页
    5.4 稳健性检验第73-77页
        5.4.1 重新界定高管薪酬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第73-74页
        5.4.2 基于托宾Q值的稳定性检验第74-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6章 分层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研究第80-96页
    6.1 引言第80-81页
    6.2 研究设计第81-83页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81页
        6.2.2 变量设计及说明第81-82页
        6.2.3 模型构建第82页
        6.2.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第82-83页
    6.3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83-90页
        6.3.1 基本估计结果第83-85页
        6.3.2 子样本估计结果第85-90页
    6.4 稳健性检验第90-94页
        6.4.1 基于CEO和CFO样本的稳定性检验第90-91页
        6.4.2 基于托宾Q值的稳定性检验第91-94页
    6.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7章 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借鉴第96-111页
    7.1 引言第96页
    7.2 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比较第96-108页
        7.2.1 美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第96-101页
        7.2.2 日本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第101-106页
        7.2.3 新加坡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第106-108页
    7.3 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启示第108-109页
        7.3.1 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合理定位第108页
        7.3.2 国企高管薪酬的分类与分层管理第108-109页
        7.3.3 长期激励的薪酬激励形式第109页
        7.3.4 国企高管薪酬信息的披露第109页
    7.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111-118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11-112页
    8.2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的建议第112-116页
        8.2.1 培养职业经理人市场第112-113页
        8.2.2 构建分类分层双重薪酬模式第113-115页
        8.2.3 完善国企高管薪酬的监督机制第115-116页
        8.2.4 加大国企高管薪酬信息公开性第116页
    8.3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附录第124-128页
    附录A: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文件汇总表第124-126页
    附录B: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政策汇总表第126-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作者简介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就业效应分析
下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