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2.2 实际意义 | 第11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 第12-15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4.2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5.1 模型构建方面 | 第15页 |
5.2 模型仿真与现实一致性的对比分析方面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1 公立医院 | 第16页 |
1.2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 第16页 |
1.3 系统动力学 | 第16-17页 |
2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 第17-24页 |
2.1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2 国内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3 国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4 系统动力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现状及问题 | 第24-28页 |
1 我国公立医院支出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2 我国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3 公立医院医疗结余及变化情况 | 第27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28-35页 |
1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2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因果关系回路图 | 第29-30页 |
3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系统流图 | 第30-33页 |
3.1 门诊收入子系统 | 第31页 |
3.2 住院收入子系统 | 第31-32页 |
3.3 公立医院总收入系统流图 | 第32页 |
3.4 公立医院总支出系统流图 | 第32-33页 |
3.5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模型流图 | 第33页 |
4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变量及参数的分析处理 | 第33页 |
5 模型拟合检验 | 第33-34页 |
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后补偿机制的系统仿真及干预模拟 | 第35-49页 |
1 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1.1 模拟和实际数据的比较 | 第35-36页 |
1.2 公立医院的收入与结余模拟 | 第36-37页 |
1.3 医院药品收入及患者人均医药费模拟 | 第37-40页 |
1.4 公立医院财政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及结余趋势模拟 | 第40-43页 |
1.5 小结 | 第43页 |
2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试验 | 第43-48页 |
2.1 增加政府补助的政策试验 | 第43-44页 |
2.2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试验 | 第44-46页 |
2.3 综合补偿措施试验 | 第46-48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9-54页 |
1 提高政府补助效率 | 第49-50页 |
1.1 加大政府的财政补助力度 | 第49页 |
1.2 财政补偿需方的比例上调 | 第49-50页 |
1.3 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监督 | 第50页 |
2 健全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 第50-51页 |
2.1 科学核算医疗服务成本 | 第50-51页 |
2.2 保证医疗服务价格的差异性 | 第51页 |
3 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体系改革 | 第51-52页 |
3.1 完善对药品保管和运输环节的监管机制 | 第51-52页 |
3.2 完善药品采购制度 | 第52页 |
4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第52-5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 第54-56页 |
1 研究结果 | 第54-55页 |
2 研究不足 | 第55页 |
3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一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