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关联性债务重组与业绩研究--来自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8页
    第一节 研究动机第12-14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第14页
    第三节 研究主要发现第14-15页
    第四节 研究贡献第15-17页
        一、在研究角度上的贡献第15-16页
        二、在研究范围上的贡献第16页
        三、在理论上的贡献第16-17页
    第五节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二章 制度背景第18-30页
    第一节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第18-23页
        一、债务重组准则的3次变更第18-21页
        二、国外有关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及其变迁第21-22页
        三、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背景第22-23页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监管制度的变迁和发展第23-27页
        一、再融资资格的相关监管规则第24-25页
        二、特别处理、停牌处理和终止上市规则第25-26页
        三、有关关联方债务重组交易的规定第26-27页
    第三节 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的配合与发展第27-30页
        一、会计目标第27页
        二、监管目标第27-28页
        三、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的配合与发展第28-30页
第三章 文献综述第30-41页
    第一节 对债务重组的研究第30-35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第30-31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第31-35页
    第二节 关于“支持”理论的研究第35-38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第35-37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第37-38页
    第三节 有关壳资源价值和盈余管理的研究第38-41页
第四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第41-51页
    第一节 相关理论和理论分析框架第41-45页
        一、相关理论第41-42页
        二、理论分析框架第42-45页
    第二节 债务重组公司的业绩研究: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第45-46页
    第三节 关联性债务重组公司的业绩研究: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第46-49页
        一、关联性债务重组公司业绩第46-48页
        二、关联性债务重组支持力度第48-49页
    第四节 债务重组事件短期市场反应研究: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第49-51页
第五章 债务重组公司的业绩研究第51-94页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51-56页
        一、样本选择第51页
        二、数据来源第51-56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56-61页
        一、综合模型第56-59页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债务重组公司业绩的影响第59-61页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第61-81页
        一、债务重组公司与非债务重组公司的业绩比较实证检验结果第61-73页
        二、债务重组前后公司长期业绩变化研究第73-81页
    第四节 敏感性检验第81-92页
        一、债务重组与非债务重组公司业绩比较研究第81-85页
        二、债务重组前后公司业绩研究第85-92页
    第五节 本章结论第92-94页
第六章 关联性债务重组公司的业绩研究第94-127页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94-96页
        一、股票市场收益的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94-95页
        二、会计收益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95-96页
        三、债务重组方式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96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96-101页
        一、综合模型第96-98页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关联性债务重组公司业绩的影响第98-99页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关联性债务重组让步力度的影响第99-101页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第101-117页
        一、股票市场收益的单因素实证检验结果第101-103页
        二、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结果第103-111页
        三、债务重组方式检验结果第111-117页
    第四节 敏感性检验第117-125页
    第五节 本章结论第125-127页
第七章 关联性债务重组的短期市场反应研究第127-146页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127-128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128-130页
        一、单因素研究第128页
        二、多因素研究第128-130页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第130-142页
        一、单因素分析第130-136页
        二、多因素分析第136-142页
    第四节 敏感性检验第142-145页
    第五节 本章结论第145-146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46-149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146-148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nt信号通路在腹壁形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Wntless调控毛囊发育,毛发循环和表皮代谢及Foxp1调节棕色脂肪形成与功能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