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并购协同效应研究--以申银万国并购宏源证券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 | 第17-19页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并购协同效应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理论 | 第20-22页 |
一、企业并购的内涵 | 第20页 |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2-26页 |
一、协同效应的内涵 | 第22页 |
二、协同效应的类型 | 第22-24页 |
三、协同效应的形成机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申银万国并购宏源证券案例介绍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一、并购方申银万国概述 | 第26-27页 |
二、被并购方宏源证券概述 | 第27-28页 |
三、双方实际控制人中央汇金概述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并购的动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一、实现资源的整合互补 | 第29-30页 |
二、申银万国实现曲线上市 | 第30页 |
三、证券业并购的潮流趋势 | 第30-31页 |
四、宏源证券深陷调查管理混乱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并购的具体流程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申银万国并购宏源证券协同效应研究 | 第34-55页 |
第一节 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 第34-38页 |
一、业务经营更加均衡 | 第34-37页 |
二、营业网点布局优化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并购的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 第38-43页 |
一、企业管理水平提高 | 第38-40页 |
二、运营成本费用降低 | 第40-41页 |
三、公司组织架构优化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 第43-46页 |
一、盈利能力提高 | 第43-45页 |
二、融资渠道增加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并购的无形资产协同效应分析 | 第46-47页 |
一、品牌效应提升 | 第46-47页 |
二、人力资源整合 | 第47页 |
第五节 基于内部计算模型检验并购协同效应 | 第47-55页 |
一、预测增量现金流 | 第48-51页 |
二、确定折现率 | 第51-53页 |
三、计算协同效应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影响协同效应发挥的因素 | 第55-59页 |
第一节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人员机构冗余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公司文化差异大 | 第57页 |
第四节 经营整合难度大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